体育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阻滞因素与推进路径

    王家宏;郑国荣;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剖析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探究其阻滞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推进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消费有三条目标指向和六点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以科技创新驱动体育消费结构性升级、以市场拓展拉动体育消费需求端增长、以产业融合带动体育消费价值链提升。针对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消费发展中数字化技术利用不足、复合型人才培育不足、绿色化理念践行不足、保障性体系建设不足等阻滞因素,提出促进体育消费数实融合、推进体育消费人才培养、瞄准体育消费双碳目标、建立体育消费政策机制、建构体育消费法治体系等路径。期望为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2024年04期 v.39;No.190 373-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学校体育

  • 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问题判别及其克服

    赵富学;

    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是对优势资源、元素凝练及教学创新的高度整合与集中展示,对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推理法等,对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教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团队综合建设、课程思政资源支撑、教学模式嵌入融合、教学方法适应创新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因由解析、判别和回应,提出有效的教学应对策略,有助于明确不同类型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行为准则,使教师能够依据各类型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做到有效区分和适应教学,更好地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各类型课程的教学平衡与互补关系,充分展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成果,加快形成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打造一批卓越且优质的体育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程,进而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思政推进工作提供实践参照和建设样板。

    2024年04期 v.39;No.190 381-388+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 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重点任务与推进策略

    尹志华;降佳俊;周清源;陈伟峰;

    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形成中国学校体育话语体系的关键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为结合新形势持续推进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制定地方和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做好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以体育课程实施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完善体育课程实施效果质量监测,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数字化转型。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知水平,建立开放型的体育课程改革制度,强化教研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支撑引领,塑造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文化,提升体育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素养。

    2024年04期 v.39;No.190 38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体育产业

  •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沉浸式体育消费推进路径研究

    周结友;刘婉亭;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产品、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革新了传统体育市场的供给内容与形式,沉浸式体育消费市场悄然兴起。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与理论分析法,运用“沉浸理论”,对沉浸式体育、沉浸式体育消费概念进行界定;从参与体验内容与形式、目的两个方面对沉浸式体育消费进行划分;归纳出沉浸式体育消费的供给特征,包括数字技术集成性、虚拟现实融合性、高度心智具身性和产品聚焦年轻化;提出未来沉浸式体育消费的推进路径,应以纵向研发深化和横向普惠覆盖为主干,朝着制度链、价值链、产业链、区域链、群众链五个战略布局全面推进。

    2024年04期 v.39;No.190 397-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体育赛事权利的理论证成与权利配置

    沈协;田思源;

    《体育法》第52条第2款明确了体育赛事传播权。从发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功能和权利体系化的角度考虑,立法应当在现有体育赛事传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体育赛事权利。体育赛事权益是价值综合体,涵括了财产性投入和价值性投入,由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与相关主体共享。体育赛事权利是一系列权利所集合而成的“权利束”,既包括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和相关主体基于对体育赛事活动的投入而产生抽象份额权,还包括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在体育赛事权利的实现路径上,进一步确立“投入—权益—收益”的体育赛事活动收益的分配路径,明确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管理权的内容和限制。

    2024年04期 v.39;No.190 405-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主场馆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与启示

    曾梓铭;魏德样;陈国艺;张文静;

    研究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主场馆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旨在推动“场馆—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选取我国第九至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区为样本,以其3 000 m范围内12类产业的POI信息为研究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和产业指数等研究方法,从产业数量、产业空间和产业圈层3个方面探索不同建设性质主场馆区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主场馆区总体呈现“改扩建场区>早期新建场区>后期新建场区”产业数量分布特征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消费性服务产业>公共性服务产业”产业类别数量特征,与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期待基本契合;(2)主场馆区的产业集聚呈现“中心—外围”扩散特征,还具有“隔断式—单热点”“密布式—多热点”“空心式—多热点”空间特征;(3)主场馆区整体呈现“四圈层”产业圈层结构,由内及外表现出“功能性—公共性—市场性”的产业圈层特征,但不同建设性质场区的产业重点集聚圈层各异。从多重叠加和精细开发相结合、圈层协同和因地制宜相契合、短期效益和长期规划相衔接3个维度提出实践启示,助力大型体育场馆科学嵌入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39;No.190 4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数字体育

  •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

    张晓琳;

    进入数字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被赋予新的战略意义,新媒体传播为提升中国体育文化的解释力提供了重要载体。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体育文化数字化战略意义,进而提出新媒体传播路径。研究认为,中国体育文化数字化战略意义在于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提升中国体育形象构建国际文化秩序、以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现阶段,传播主体专业能力匮乏、传播内容降低体育文化引导力、传播方式呈现碎片现象、国外受众存在认知偏差是中国体育文化新媒体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而制约体育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进程。为此,本文提出加大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新媒体传播内容生产制度、推动新媒体传播平台品牌建设、创新新媒体传播外宣叙事手段的破解路径。

    2024年04期 v.39;No.190 421-426+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

    伏开鑫;陈颇;易小琅;陈震宇;刘从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实体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对我国实体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从体育用品制造业视域,就数字经济赋能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和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科技创新能力及全要素生产率中介视角,采用2013—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赋能作用,数字经济间接提升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及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且科技创新能力中介作用略强于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需打造体育用品“智慧园区”,构建“数体”耦合的“供需匹配智能系统”;架构“数体”科技创新生态圈与技术创新共享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挖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建构区域“数体”协调整合—优势互补机制等多条实现路径。

    2024年04期 v.39;No.190 427-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公共体育服务

  • 数字赋能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审视、行动逻辑与实现方略

    季彦霞;吕万刚;伍艺昭;何文革;孙永明;

    实现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并促进其高质量供给,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题中要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讨数字赋能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展现实、行动逻辑与实现方略。认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目前存在创新要素激活不够、供给内容协调不足、绿色发展成效不高、服务效度提升不显、供需结构存在偏差等发展瓶颈。数字赋能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要遵循构建以服务质量为中心的赋能体系、创新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赋能工具、强化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赋能价值的行动逻辑。要通过全链条增效、整体性协调、绿色化发展、多维度开放、多元化共享打造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通过数字化供给手段创新、数字化供给信息创新、数字化供给机制创新、数字化供给模式创新,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高质量供给。

    2024年04期 v.39;No.190 435-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发展现状、制约瓶颈与纾解方略

    段嘉琦;沈克印;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现实举措。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在洞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与治理内在联系基础上,审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的发展现状、制约瓶颈与纾解方略。研究认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的政策体系逐渐形成,组织领导更加有力;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投入机制日益完善;治理手段趋于智能,基层治理成效显著。针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中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通畅及资源要素不充分等制约瓶颈,提出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的制度体系、建立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的工作机制、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治理的要素保障等纾解方略,进而助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39;No.190 44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 新发展理念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运行的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向

    李远洋;陈家起;高奎亭;蒋全虎;

    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运行,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切入视角,诠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运行的理论内涵,剖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运行在动力、发生、保障和调适子系统方面的现实障碍。基于此,提出以动力子系统为动力基源,提高健身设施高质量运行可持续性;以发生子系统为核心部件,增强健身设施高质量运行效益性;以保障子系统为根本依托,加强健身设施高质量运行稳定性;以调适子系统为纽带桥梁,提升健身设施高质量运行流畅性。

    2024年04期 v.39;No.190 449-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体育文化

  •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治理的耦合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朱大梅;陆小黑;胡泽农;

    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认识乡村振兴与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治理之间的耦合逻辑,发现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治理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同时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现代化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运用文献资料、史学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解读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准定位,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价值,并提出实践进路。研究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治理现代化具有重铸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理念、保障公民平等享有传统体育文化权利、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实现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因此,应依靠消费侧的制度创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消费试点模式,利用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互联网+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旅游”新形式,依托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体系,支持参与主体联动建设良性发展的传统体育人才队伍链,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相应的传统体育文化基础。

    2024年04期 v.39;No.190 456-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杨春华;杨萧;李丽;刘陈帆;张云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驱动,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的根源本质。少数民族体育作为少数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形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具体体现为少数民族体育可为树立休戚与共意识提供价值追求、荣辱与共意识提供价值导向、生死与共意识提供价值共识、命运与共意识提供价值指引。当前,少数民族体育由于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传承环境不断被异化、传承载体不断被限制,以及所呈现的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不足,经济价值得不到转化等问题,致使少数民族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产生了认同自觉、精神纽带、文化传承、实践载体和经济基础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发挥少数民族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需要积极整合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开发,延续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符号,强化少数民族体育的凝聚作用,促进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转化,重构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空间,如此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归属、文化根基、连通纽带、物质保障和自觉认同。

    2024年04期 v.39;No.190 46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困境与破局: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思考

    马虎;刘宏亮;张道鑫;穆国华;武善锋;王芹英;

    以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传统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传承中不断发展演变,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而且是一种实践创新活动,其未来发展也发人深省。传统武术发展的动力机制表现在技击上能够重申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适用动力,表现在文化上能够凸显传统武术文化价值的主体魅力,表现在精神上能够彰显传统武术精神价值的现代适域。基于此,力求对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形成准确认知,将其在发掘、索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科学看待传统武术选择性的重塑,并进行科学性引导,以期实现传统武术技击价值之正襟、传统武术文化价值之警醒、传统武术精神价值之笃实,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中国武术传承理念。

    2024年04期 v.39;No.190 471-47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体育治理——足球改革与发展

  • 新时代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实践路向研究

    秦旸;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历史必然。系统梳理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困境,构建新时代培养的实践路向,对于积极回应时代诉求,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和构建足球健康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我国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经历了试点探索、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认知理念异化、培养模式偏差、传统学训矛盾和职业选择障碍是当前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新时代的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应注重构建足球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新赛道,打造足球高水平运动员赛事新平台,凝聚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发展新动力,塑造足球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新生态。

    2024年04期 v.39;No.190 476-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 新时代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经验、问题与策略

    郝文鑫;尤佳;郭振;刘波;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政策要求和推动我国足球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梳理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的经验,摸清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经验包括:强化政府经费投入与城市足球协会建设,基于体教融合打造城市精英球员成长体系,促进职业足球、社会足球和足球文化协同发展,通过竞赛体系、专业人才、场地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但存在政府与城市足球协会的持续参与能力不足,城市精英球员成长体系的理念与机制落后,城市足球文化建设的底层逻辑有待优化,城市足球保障体系亟待实现从“增量”到“提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确立政府与协会相互协同的城市足球治理逻辑,建立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精英球员成长生态系统,通过职业足球俱乐部凝聚城市足球文化认同,促进城市足球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2024年04期 v.39;No.190 483-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的法律分析

    黄鑫;赵树博;

    中国足协要求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实现非企业化,客观上限制了俱乐部的名称权和营业自由等基本权利,应当接受合法性审查。虽然这一限制本质上是设置联赛准入条件,未超越法定权限,但具体限制措施却有悖《行政许可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上位法之嫌,可能造成行政垄断,相对人权利、增加相对人义务,且有违比例原则中的必要性原则。中国足协应推动俱乐部名称改革法治化,现阶段先实现球队名非企业化,对特殊名称特殊考虑,探索职业俱乐部社区化、会员制,建立健全其公司治理结构,并给予投资人合理补偿。

    2024年04期 v.39;No.190 49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