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选择:优先发展学校体育

    王健;崔耀民;刘玉财;

    建成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确定体育强国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研究分析、梳理了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战略重点地位的政策法规依据,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辨析,提出学校体育应是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认识,并针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论述了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是建成体育强国的必然性。

    2023年01期 v.38;No.181 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挑战与路径审视——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汪晓赞;杨燕国;孔琳;张君孝;禹华森;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距离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干预、评价、监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提出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新路径:(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2)创新智慧化教学共同体,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变革;(3)打造动态追踪管理平台,实现体育与健康行为数字化精准监测;(4)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综合评价机制;(5)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2023年01期 v.38;No.181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产业

  •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体育转播产业:新特征、增长点与全球市场结构

    杨铄;叶凌云;陈叙南;冷唐蒀;

    研究数字经济时代职业体育转播产品的数字化变革现实状况,剖析职业体育转播核心产品与扩展产品的变化,探究整个产业呈现出的技术介入度提升、平台依赖性增强、转播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生产和消费活动全球化等新特征,以及“职业体育+短视频”和“职业体育+数字收藏品”等新业态。基于对全球25个国家42项高水平职业赛事转播数据的分析,给出全球职业体育转播市场的基本状态判断:欧美国家职业赛事和媒体公司掌控了全球职业体育转播产业的内容和渠道,我国职业体育转播产业尽管已经实现很高程度的产业数字化,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且本土赛事的转播价值开发远低于海外赛事。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在充分挖掘本土职业赛事转播潜力的同时,力争通过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在全球职业体育转播市场中寻求内容和渠道方面的突破点。

    2023年01期 v.38;No.181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康露;黄海燕;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需以指数为引导,并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为研究目标,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评价模型及统计面板数据,就2014—2019年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演化过程给予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良好的发展机遇、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活跃的市场主体等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较高的地区体育市场发达、总部效应明显,体育产业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在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上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空间集聚效应。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宏观引鉴:完善、推广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建立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机制;激发体育产业创新活力,提升生产效率水平。

    2023年01期 v.38;No.181 25-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趋向、问题与对策

    张磊;雍明;刘爱霞;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析新科技革命下我国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趋向、问题与对策。认为,新科技革命驱动体育赛事生产资料转型,表现为投入要素节约化与生产工具精准化;链群结构转型,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创新链优化并形成“三链”交融;发展形态转型,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生态化升级演进;赛事消费转型,促进消费理念、模式、结构与内容升级。当前主要存在体育赛事发展与现代科技革新存在脱节、技术运用与实际操作的专业人才缺位、技术应用的现实追求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悖以及不当应用破坏赛事公平与信息数据泄露等问题。据此提出架构智能赛事生态系统,弥合现代科技与赛事脱节问题;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弥补体育赛事技术人才空缺;增加政府、社会与市场资金供给,平衡赛事技术投入与收益落差;建立体育赛事技术应用标准化,坚守赛事底线并规范发展。

    2023年01期 v.38;No.181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体育强国建设——体育文化

  • 奥林匹克新格言的历史演进、价值阐释与中国情怀

    黄璐;

    “团结一致”写入奥林匹克格言,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箴言。团结理念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团结行动是克服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加速了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由奥林匹克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向“核心价值观”蜕变的过程,这是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新冠危机决策同频共振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哲学”的价值融合。奥林匹克新格言中“Together”的符号表征指向一种“前置条件”,寓意在遵守奥林匹克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新征程新发展,彰显变化社会中的时代精神。奥林匹克“更团结”的概念对译与中国情怀,象征现代中国对百年奥运发展的独特理解和重要贡献。

    2023年01期 v.38;No.181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我国运动员赛事失利后的社交媒体形象修复策略

    曾天越;王相飞;王真真;刘秀霞;

    结合Benoit形象修复策略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我国34名运动员失利后在微博中所使用的形象修复策略。表明,运动员使用大量强化支持和表达歉意的策略,并在Benoit策略外也使用新的策略——称赞对手。大部分形象修复策略都可以在赛事失利后使用,少数形象修复策略不适用于失利场景,形象修复策略外仍存在更符合体育场景的有效策略,使用形象修复策略的样本整体上收获了偏正向的评价。未来我国运动员可利用社交媒体并结合场景使用形象修复策略,同时需要建立赛事失利后形象修复的意识,了解并借鉴形象修复策略进行有效回应,并不断探索传统形象修复策略外其他有效失利回应策略。

    2023年01期 v.38;No.181 46-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体育强国建设——体育治理

  • 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CBA裁判员执裁困境与提升策略研究

    邢金明;王文龙;崔佳琦;

    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CBA裁判员对于维护CBA赛场秩序的和谐稳定、助推CBA品牌建设和篮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探求职业化进程中CBA裁判员执裁困境的表现、成因与提升策略。目前,CBA裁判员队伍面临裁判员与教练员、球员关系不佳、观众对裁判员执裁认可度低、裁判员执裁负面舆论多、裁判员执裁水平下滑等执裁困境,CBA裁判员执裁困境成因主要源于裁判员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裁判员自身业务能力有待提升、裁判员执裁权益保障有待完善、CBA联盟危机应对能力有待加强、联赛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缺乏等。基于此,提出以下提升策略:推进裁判员职业化改革,健全裁判员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裁判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规范和约束裁判员执法权力,加强裁判员执法保障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体宣传平台,不断提升联盟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增强联盟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培育联赛主体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执裁环境。

    2023年01期 v.38;No.181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自我推进机制:机理、困境、路径

    刘哲剑;王恒利;李凌;

    后奥运时代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是奥运改革的新规范,探究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推进机制在回应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破解治理主体主观动力不足和创新意愿不强等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在2022北京冬奥会视域下,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遵循自主发展—自我建构—自觉生成的学理基础,建构以目标—准则—方案为分析框架的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自我推进机制。研究认为,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自我推进机制应以可持续动议为启动目标、自适应规则为运行准则、结构化行为为行动方案,但存在潜在利益冲突所致的目标“偏利性”、现实制度环境所致的主体“懈怠性”、原有治理惯性所致的行为“依赖性”等自我推进困境。在结合实践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赛后利用目标公共性,强化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共识;提升赛后利用准则创新性,营造主动创新为核心的自适应环境;加强赛后利用方案落实性,制定精准靶向为核心的结构化策略等破解路径。

    2023年01期 v.38;No.181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中精英自治的反思与超越

    王志文;张瑞林;

    新一轮实体化改革中,精英运动员、教练员主导下的精英自治成为单项体育协会自治改革的主要形式,尽管初步实现了专业化的协会实体化运作,但这一治理范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对精英自治范式进行深刻认知与反思。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调研法,首先解构精英自治的运作逻辑,认为精英自治以多元合法性为基础,并运用社会资本实现资源动员;在此基础上,反思精英自治范式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局限性隐忧,借鉴国际体育组织克服自治权膨胀的善治改革思路。提出:健全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避免精英权力过度集中;完善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民主程序,以程序正义取代精英粗放管理;提升单项体育协会运作透明度,促使精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协会领导的能力、诚信与道德审查标准,以此推动协会向高效善治转型。

    2023年01期 v.38;No.18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刘武军;彭菲;颜海波;杨红丹;

    以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系统的维度与结构。研究表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维度分为微观内部治理系统、中观市场供给系统、外观国家治理系统、宏观国家循环系统等4个维度,生态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社会环境,四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以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系统运行的问题为导向,分析出协会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市场供给力不足,社会环境扶持力度不够,体育服务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提升自身能力,完善制度建设,设定发展目标,提升微观系统运营效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评估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协会合作,不断平衡中观系统;提升协会治理地位,发挥文化传承优势,融入体育产业创新,不断优化外系统;准确研判国际形势,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内核驱动发展,不断和谐宏观系统。

    2023年01期 v.38;No.181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体育强国建设——体育法学

  • 论国际体育仲裁院对不可抗力的认定

    裴洋;曹宏彦;

    不可抗力是很多国家法律所承认的法定免责事由,在司法与仲裁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国际体育仲裁院也曾裁决多起涉及不可抗力的体育纠纷案件。CAS在裁判实践中一般依据瑞士法并辅以有关判例来判定具体事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CAS正逐渐形成一套认定不可抗力的体系方法,认为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性、不可预见性、超出义务方的控制范围和存在因果关系4个方面。此外,CAS在对不可抗力抗辩进行认定时还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表现、体育权益的保障等其他重要因素。总体而言,在CAS仲裁中当事人鲜有以不可抗力为由成功免责的情形。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各方更应合理适用不可抗力制度,妥善解决有关纠纷。

    2023年01期 v.38;No.181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论职业足球中的青训回报制度

    董金鑫;

    在博斯曼案发生后,为了鼓励职业足球俱乐部投入青训活动,国际足联在新的转会体系下专门设置回报青训俱乐部的培训补偿制度,该制度虽引发一定争议,但其旨在实施因球员在各会员足协之间转会而发生的培训补偿统一的规则,从而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是,受U23新政带来的青年球员身价倍增的影响,旨在进一步保护培训单位利益的中国足协青训回报特有制度还采取强化培训协议的稳定性、赋予俱乐部对球员的首次缔约权等措施,这不仅偏离了国际足联预设的轨道,与球员自由流动的趋势不符,还容易与竞争法发生冲突,从而面临遭受反垄断审查的风险。在我国目前的青训回报实践中,因“天价违约金”带来的培训协议争议以及通过“过桥转会”逃避培训补偿的情形,仍有必要在充分借鉴国际体育仲裁裁判法理的基础上进行妥善解决。

    2023年01期 v.38;No.181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3条构成要件的法教义学审视

    宋彬龄;王颖;

    在第2.3条兴奋剂违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上,通过结合国际体育仲裁院多年来的相关案例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3条三个版本的释义分析发现,过失可以成为“拒绝样本采集”行为的主观构成要件,所以若是因过失造成“拒绝样本采集”,可以适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0.5条,即基于非重大过失或疏忽而减轻处罚。而在第2.3条兴奋剂违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上,除第2.3条明确规定的要件外,检查行为的合法性也是构成2.3条违规的客观构成要件,但是只有重大违法检查行为才可以抗辩,轻微违法行为不构成运动员合理的抗辩理由。在分析2.3条违规构成及当事人主观过错时还应注意区分分析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和反向错误问题,这都应在案件中予以全面考虑。

    2023年01期 v.38;No.181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

  • 角色转换视角下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胡咏梅;闫昱新;魏琳;孙志文;谷丽颖;王晓庄;

    目的:全面了解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呈现其关系模型,为今后促进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心理帮扶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对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心理帮扶的科学性。方法:使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对30名退役优秀运动员成功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其在不同阶段对创业成功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影响因素,构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心理影响因素模型。结果: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从退役到创业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3个主范畴,分别对应运动自我认同、情绪应对策略、退役自主性、自我角色认知、创业心理资本、自我控制能力、创业能力觉知、创业激情获得、创业角色融入9个范畴。结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和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成功有连续影响。

    2023年01期 v.38;No.181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有氧运动调控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心力衰竭大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李晓霞;邢军;王磊;宋玉莹;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在其间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衰安静组(HF-sed)和心衰运动组(HF-ex)。Sham和HF-sed组大鼠在鼠笼内安静饲养,HF-ex组进行10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实验结束后,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分析获取自主神经功能,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心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脏交感神经节NET mRNA和蛋白,心肌总NET、膜NET和胞浆NE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HF-sed组发生病理性心脏肥大,心肌纤维化,交感神经活性增加(P<0.05),心肌和血浆NE升高(P<0.05),心功能下降(P<0.05);分子生物学测定发现,心脏交感神经节NET mRNA表达下调(P<0.05),心肌总NET和膜NET蛋白下降(P<0.05),胞浆NET升高(P<0.05)。与HF-sed组比较,HF-ex组心脏由病理性肥大向生理性肥大转变,心肌纤维化减轻,交感神经活性降低(P<0.05),心肌和血浆NE含量下降(P<0.05),心功能增强(P<0.05);心脏交感神经节NET mRNA表达上调(P<0.05),心肌总NET和膜NET蛋白升高(P<0.05),胞浆NET下降(P<0.05)。结论:有氧运动通过上调NET表达量并抑制其内化,进而改善心衰大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状态并延缓心脏重塑和心衰进程。

    2023年01期 v.38;No.181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运动员心理疲劳预测模型构建

    刘月;韩波;阿英嘎;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主性动机的树立,是防治与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必不可少的因素。

    2023年01期 v.38;No.181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利佳胶囊干预对大鼠慢性运动疲劳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王硕;董浩;刘珊;姬卫秀;赵云罡;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研究利佳胶囊对大鼠慢性疲劳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利佳胶囊摄入组(L),建立8周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建模运动期间,利佳胶囊摄入组以灌胃方式连续摄入利佳胶囊溶液8周,剂量为每天60 mg/kg体重(大豆油混匀),对照组给以等体积大豆油。两组最后一次训练结束24 h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力竭运动结束24 h后,取材,评定大鼠慢性疲劳程度;心脏取血后以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尿素氮、游离脂肪酸浓度、肌酸激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取肝脏,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糖原含量;取一侧下肢腓肠肌,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取另一侧下肢腓肠肌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佳胶囊摄入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1),肝糖原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升高(P<0.01);利佳胶囊摄入组大鼠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GSH/GSSG比率均显著升高(P<0.01);利佳胶囊摄入组骨骼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佳胶囊可以增强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保护线粒体功能,降低大鼠骨骼肌损伤,从而对大鼠的慢性运动性疲劳产生良好的抵抗效果。

    2023年01期 v.38;No.181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