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小黑;王昌飞;朱大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过程中采用社会学定量研究不应仅满足于数据描述和限于浅表的关联分析,而是要从社会学视野勇于承担起解释、预测民族传统体育实性的学科使命。以民族传统体育领域中采用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定量研究、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定量研究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认为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领域中采用社会学定量研究主要存在“因果逻辑之惑”与“理论视野之惑”,在这“双重困境”交织下造成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定量研究进入以下困境:多基于截面数据,难以进行因果分析;多忽视渲染机制,难以进行空间分析;多限于当代调查,难以进行大历史研究。认为需从以下路径突破这些困惑:追踪时间差异、培育实验思维、关注渲染机制、再构理论思维。
2022年05期 v.37;No.179 573-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李昕泽;余蓉晖;蔡建光;蒋宏宇;赵克;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要。基于元治理理论的权利与权力辨析,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政府责任展开思考与探究。研究指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政府责任存在模糊式治理下治理效能不足、粗放式治理下治理需求错位、空心式治理下治理资源匮乏和失衡式治理下治理目标虚化等现实困境。通过构建政府责任框架与元治理模型,期冀通过嵌入“保质+保量”的治理模式,补足治理效能、嵌入“精细+个性”治理模式,对接治理需求、嵌入“人力+财力”治理模式,拓展治理资源、嵌入“跨越+强援”治理模式,实化治理目标等措施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治理效能。
2022年05期 v.37;No.179 578-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 唐佳懿;卢文云;
全民健身的深度推广为社区体育赛事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在实践中却仍然面临多重困境。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明社区体育赛事发展的困境表现与消解路径,造成其现实发展缺乏有效理论指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厘清社区体育赛事发展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资源—机制—结构”分析框架开展研究,发现社区体育赛事的发展困局由其基础资源存量、运行机制状态和支撑结构局面所共同决定。针对当前我国社区体育赛事基础资源存量不足、保障机制滞后实践、支撑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认为消解社区体育赛事资源性困境需要围绕场地设施、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基金会等关键要素进行建设;破解机制性困境需要聚焦于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协商机制;突破结构性困境需要抓住赛事供给模式、居民利益相关意识、社区体育赛事联盟等重要内容进行完善。
2022年05期 v.37;No.179 585-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满喜;郑松玲;张晓嫚;
目的: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检验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运动干预效果,为临床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髌股关节疼痛组(G1)和髌股关节功能组(G2),共22篇中、外文文献,895名受试者进行总体效应检验,并通过设置干预内容、干预频率、干预时间、干预周期、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量等6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敏感性、发表偏倚性检验。结果:(1)运动干预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髌股关节疼痛和提高其膝关节功能的效应量分别为d_1=-0.89,d_2=1.44,均达到大效应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G1和G2组均在髋周肌群训练的效应量最大(d_1=-1.25,d_2=1.47);G1组30~60 min组效应量最大,G2组30 min及30min以下组效应量最大(d_1=-1.83,d_2=2.18);G1组3~4次/周效应量最大,而G2组4次以上/周的效应量最大(d_1=-1.05,d_2=2.57);G1组1~4周的效应量最大,G2组5~8周的效应量最大(d_1=-0.65,d_2=1.55);G1组和G2组均为中偏倚风险组效应量最大(d_1=-1.11,d_2=2.05);G1和G2组均为30~60人/组效应量最大(d_1=-1.36,d_2=2.09)。结论:(1)运动疗法具有明显缓解PFPS患者髌股关节疼痛和提高其膝关节功能的效果。(2)就本文研究结果,缓解髌股关节疼痛可使用每次干预30~60 min,每周3~4次,持续1~4周的髋周肌群训练运动干预方案;改善膝关节功能可使用每次干预小于30 min,每周3~4次,持续5~8周的髋周肌群训练运动干预方案。
2022年05期 v.37;No.179 592-598+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