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 健康的追求与体育的坚守: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人文价值参照与审视

    熊文;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或核心理念,一方面凸显学校体育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更多强调健康追求与(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统一性,而其不同取向或相悖则相对被忽略,在某种程度造成健康追求对体育及其人文价值实质的僭越和排斥。基于相关问题的反思,对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及相关理论予以修正、补充、丰富及价值再定位。主要通过哲学思辨和伦理学价值分析,认为:(1)理论上,学校体育健康追求指向生物—科学理性而缺乏人文价值,由此而提出生物—科学体育观,其重要扩展为健康的3个维度(生物、心理和社会),并与人文体育观相对;(2)实践中,学校体育健康追求下,人文价值的介入面临诸多困境,如学校体育主要与体质—健身—科学关联而人文价值式微,体育相关人文价值概念(体育道德等)呈现"健康化"和去价值化,以及健康追求与体育人文价值并非必然兼容;(3)以体育人文价值为实质的体育"育化"模式与健康模式及追求具有不同的逻辑。其中,尚武精神作为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基点或内核,应对其引入中西(体育)文化及重释。综上,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展开需要在生物—科学理性与体育人文价值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以及应警惕对健康的强调和追求造成对体育人文价值(及至体育)的碾压和矮化,这实则为学校体育在健康追求下对其人文价值实质的坚守。此外,针对相关问题,也提出若干启示和应对。

    2020年04期 v.35;No.166 373-379+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体育管理

  • 地方政府体育职能向体育总会转移的动因、运行与完善——基于典型个案的分析

    奚凤兰;郇昌店;高中玲;王毅;

    体育总会作为联系、服务、管理体育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选取SZ、XZ两个市级体育总会承接政府职能的过程为对象,利用个案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体育总会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过程中,承接了政府职能。转移政府职能源于现有政策和人员等约束,借助体育总会间接实现体育行政部门职能、目标。政府职能转移的动因包含:充实日渐式微的基层体育行政力量;重塑基层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灵活性;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优化治理等功能。政府职能向体育总会转移通过外部合法性约束的规范机制和内部行政性嵌入的引导机制实现。政府职能向体育总会转移存在如下问题:体育总会定位隐性行政化;依托项目的行政工作属性约束;政府职能转移服务于政府目标实现;政府职能转移承接主体的竞争排斥。建议:以精英吸纳改造行政化导向,凸显专业化优势;降低运行中的行政色彩,促进公共性提升;提升效率导向,推动运行的科学化;鼓励组织间充分竞争,构建互补型的组织合作网络。

    2020年04期 v.35;No.166 380-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 日本足球发展中的外籍运动员归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梁朱贵;金育强;何刚;

    归化外籍运动员在世界足坛屡见不鲜,日本是亚洲较早开启归化外籍足球运动员并取得成功的国家。日本足球归化外籍运动员经历了摸索期、高潮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主要存在血缘、联赛、青苗三种归化模式。日本足球在归化外籍运动员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力量合力驱动的强大社会支持体系,三种归化模式协同并进,重视归化对象的日本血统,注重归化运动员的文化认同,并有意识地集中归化运动员的来源国度。我国足球在面对归化外籍运动员这一新生事物时,可以"以邻为鉴",通过多元力量协同合作,为归化外籍运动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同时,充分考量民族情感,谨慎选择归化模式,倾力培养归化运动员的文化认同,并以归化外籍运动员为契机,形成符合我国足球运动员特点的技术风格。

    2020年04期 v.35;No.166 386-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破解群众“健身难”问题的政策分析

    王志华;卢文云;

    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势必需要科学、有效的政策干预。从政策颁布单位及发文情况、文本类型、政策工具3方面考察,破解群众"健身难"问题的政策文本特征和问题。发现:群众健身相关的重要职能部门,与体育部门协同的积极性并不高,在交通政策、环境政策、农业和食品政策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政策实施细则;破解群众"健身难"政策的文本类型以通知和意见为主,缺乏法律法规性质方面的政策,规范性较强的政策明显多于指导性较强的政策;政策工具呈现自愿性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强制性政策工具应用过多、混合型政策工具选择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对群众健身政策遭遇的实然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政策制定民主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低、政策执行碎片化、政策评估方法体系滞后等问题。据此,破解群众"健身难"问题的政策应促进政策文本的协同设计、提高政策制定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保障政策执行效力、健全政策评估方法体系。

    2020年04期 v.35;No.166 392-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的复杂适应性机理与发展规划研究

    蒋中伟;李国强;姜明金;李文佳;

    随着2022年冬奥会效应的不断增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潜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冰雪特色小镇成为发展冰雪产业的最好载体。运用CAS理论的基本思想内涵,探讨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的复杂自适应性机理。以京津冀地区冰雪特色小镇为例,探索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发展规划问题,对于促进冰雪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冰雪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复杂自适应性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发展规划措施,可以体现在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打造集群产业链、深挖文化内涵、强化区域协同、加强科学选址、构建保障机制等方面。

    2020年04期 v.35;No.166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健康中国

  • 体育参与对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影响研究——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满江虹;宋子程;

    目的:以人际距离视角为切入点,检验随迁子女的体育参与和自我效能对其心理融入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数据提出的路径假设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体育参与→心理融入"路径的显著性路径系数为0.21,随迁子女的体育参与对其心理融入有直接正向影响得到证实;"自我效能→心理融入"路径的显著性路径系数为0.28,随迁子女的自我效能对其心理融入有直接正向影响得到证实;自我效能中介效应非标准化直接结果为0.055到0.110,中介效应为0.064,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235,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得到证实。结论:随迁子女的体育参与和自我效能均能正向促进其心理融入,且自我效能在"体育参与→心理融入"路径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距离视角下的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公众距离可以作为促进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内容。

    2020年04期 v.35;No.166 404-409+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三阶模型的构建

    周良君;陈小英;任占兵;徐茂洲;冯展艺;

    纵观西方30多年来马拉松参与动机研究的主要脉络,发现西方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MOMS)存在统计缺陷,且难以测量当今休闲马拉松呈现的许多新现象与新需求。在亲身参与、现场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改进并形成了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测量工具(C-MOMS)。结果证实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三阶模型有效;中国马拉松参与出现生命动机、功利动机和体验动机三个新动机;社会动机和生命动机对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结构的贡献最大,而身体健康动机的贡献最小。这对未来应用量表测量中国跑者的马拉松参与动机,分析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的特点,解析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的关系及其社会原因,促进未来中国马拉松运动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2020年04期 v.35;No.166 410-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锻炼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与大学生锻炼行为:链式中介模型

    董宝林;毛丽娟;

    目的:整合锻炼认同理论、锻炼坚持认知决策理论等,探讨锻炼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考察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锻炼身份认同量表、内部动机量表、锻炼承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2 0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皆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锻炼身份认同对锻炼强度的影响较大,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锻炼频率的影响较大;在身份认同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时,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分别具备了部分中介效应,其效果量分别是总效果量的10.63%和41.67%,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亦显著,其效果量是总效应的5.42%,即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7.72%。结论:锻炼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是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激励因素,锻炼身份认同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还能通过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并且,该中介效应包含三条路径,即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单独中介效应以及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链式中介模型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学生锻炼身份认同与锻炼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可为制定大学生锻炼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2020年04期 v.35;No.166 415-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

    范玉川;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领悟社会支持、身体活动的现状特征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方法:修订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版),以浙、沪、苏3省/直辖市为例,对938名大学生[男502人,女436人;年龄(19.76±2.142)岁]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能够领悟到中高程度的社会支持,其网络成瘾处于中等水平,但成瘾者占总体的31.34%,大学生身体活动处于中等水平,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成瘾者身体活动水平高于成瘾者);网络成瘾、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体活动影响皆显著(P<0.001),分别解释了11.2%和5.7%的变异,而且,在网络成瘾与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链上,领悟社会支持具备调节效应。结论:大学生能领悟到中高程度的社会支持,其身体活动处于中等水平,并且,男生身体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处于中低水平,且网络成瘾者的身体活动水平显著低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是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制约因素,领悟社会支持是身体活动的激励因素;领悟社会支持能够调节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消极影响。调节效应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内在机制,可为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35;No.166 423-42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加拿大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生活的共同愿景:让我们运动起来》的解读与启示

    吴铭;杨剑;袁媛;郭正茂;

    为全面提高国民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久坐生活方式,2018年加拿大公共卫生部门颁布了国内首个以国民身体活动促进为主的国家级政策——《加拿大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生活的共同愿景:让我们运动起来》。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公共政策分析角度对该文件进行解读,分析当前加拿大身体活动促进的行动框架,从而为我国国民身体活动促进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支持。通过对政策背景、目标、原则、内容进行分析,文件契合了当前国际身体活动与健康发展整体态势,从加拿大具体国情出发,以循证决策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了身体素养在本国体育政策中的基础作用,构建了各级部门协作框架,为加拿大国民身体活动促进制定了总体行动纲领。该政策对我国身体活动促进的启示为:重视身体活动在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身体活动促进策略;重视循证决策在身体活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应用,促进优质科研成果的推广及政策化转换;结合身体素养理念,转变国民对身体活动的狭隘观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建立跨领域协作框架,明确职责,共享资源,共同提高国民身体活动水平。

    2020年04期 v.35;No.166 42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壳聚糖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提高对运动训练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实验研究

    王耀东;邱丽;孙梦佳;

    目的:探究游泳运动联合壳聚糖对延缓小鼠疲劳及促进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对KM小鼠分别进行壳聚糖(低、中、高剂量)干预、游泳运动干预、壳聚糖、(低、中、高剂量)和游泳运动联合干预,检测干预后大鼠力竭时间、HB、LD、SOD、MDA和肌/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游泳运动与壳聚糖联合干预组小鼠到达力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干预较游泳运动可显著上调小鼠HB,降低LD和MDA浓度,提升SOD活力和肌/肝糖原含量。结论:游泳运动联合壳聚糖干预可通过改善自由基的代谢速度,降低自由基对身体脏器及细胞的氧化损伤,有效延缓疲劳的出现,促进疲劳后恢复。

    2020年04期 v.35;No.166 434-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6K]
  • 女性单侧负重步态的躯干和骨盆运动学特征研究

    赵功赫;曲峰;

    目的:研究女性单侧负重行走时躯干和骨盆的运动特征,探讨不同单侧负重方式和重量步行时躯干和骨盆稳定控制机理,为分析女性单侧负重行走时可能出现的腰背损伤提供依据。方法:16名健康女性分别在单肩背包、前臂挂包和单手拎包3种负重方式下以自身体重的0%、5%、10%和15%4种负重重量行走,使用Motion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采集躯干和骨盆姿态。结果:行走中右侧负重重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躯干的前倾角度、左倾角度、右旋角度、骨盆的前倾角度、左倾角度、左旋角度,显著减小了骨盆的左右倾幅度和旋转幅度;当负重重量达到10%BW时,骨盆的前后倾幅度较0%BW大;当负重重量达到15%BW时,躯干的左右倾幅度较0%BW大;前臂挂包和手拎包行走时躯干的左旋角度的最大值、最小值显著小于单肩背包。结论:单侧负重行走时,躯干向对侧倾斜增大、向同侧旋转增大,骨盆向对侧倾斜增大、向对侧旋转增大,从而保持步行的稳定性;负重重量达10%BW时,对骨盆旋转产生较大限制,达15%BW时,显著增加躯干左右晃动幅度,降低躯干的稳定性;不同单侧负重方式,躯干和骨盆的旋转表现出了不同的代偿反应。

    2020年04期 v.35;No.166 439-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0K]
  • 老年人“踝关节策略”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分析

    游永豪;邵梦霓;胡燕杰;张阳;王广磊;朱靖靖;

    目的:探索老年人"踝关节策略"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方法:设计"踝关节策略"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方案,对2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平衡能力测试,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分析静态与动态平衡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提取静动态平衡能力公因子,把公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组成"指标集",通过"指标集"间的典型相关分析探索静态与动态平衡的内部联系。结果:老年人踝关节策略动态平衡能力与双足睁眼和单足睁眼状态的静态平衡能力相关系数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平衡与双足闭眼和线性步睁眼静态平衡的典型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较高。动态平衡与双足闭眼静态平衡的典型相关分析中,U1为"低优指标",越小,动态平衡能力就越好;V1为"高优指标",越大,静态平衡能力越好;U1与V1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812;U1与Lng和Are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和-0.748,决定系数为0.51和0.56。动态平衡与线性步睁眼静态平衡典型相关分析中,U1、V1都是"低优指标",值越小,动态、静态平衡能力就越好,U1与V1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790。结论:老年人踝关节策略静态平衡能力与动态平衡能力不存在相关性,但是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间存在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主要代表Center、HM的动态平衡成分与主要代表Area、Lne/A的静态平衡成分具有较高的负相关关系(r=-0.812);主要代表HM、Rot.speed的动态平衡成分与主要代表Area、Lne/A的静态平衡成分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r=0.790);主要代表Center、HM的动态平衡典型变量U1对双足闭眼静态平衡中的指标Lng和Area的预测效果较好。

    2020年04期 v.35;No.166 446-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体育法治与建设

  • 手机用户直播体育赛事的侵权责任分析

    朱文英;

    采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为基础,探讨手机用户直播体育赛事的侵权责任问题。研究认为,手机视频直播的流程及其原始性、即时性、单一性、传播广泛性的特征表明,手机用户在线直播体育赛事将成为可能,并将会损害赛事转播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手机用户直播体育赛事侵权的法律关系结构中,权利主体为转播权所有人和转播商,责任主体则是手机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的客体为转播权。手机用户擅自在线直播体育赛事符合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而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符合法定的要件,包括手机用户实施了侵权行为、接到通知或者知道侵权事实、未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即构成侵权,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同时,如果网络平台符合法定的免责情形即未接到通知或不知道、履行了移除义务,也可能免除其侵权责任。手机用户在线直播赛事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为自己责任和连带责任,责任范围包括实际损害与扩大的损害,责任类型则以停止侵害与损害赔偿为主。研究最后提出,我国的《体育法》正在修改,借助国家大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应当在《体育法》中明确赛事转播权这项权利,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依据,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2020年04期 v.35;No.166 453-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我国体育赛事版权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论析

    齐爱军;韩德勋;

    体育赛事版权作为媒介产品,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对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传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我国体育赛事版权资源配置和利用的2个发展阶段,指出对其缺乏细分而产生的垄断、过度竞争等问题,从而导致版权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在此基础上,对商业赛事和非商业赛事进行区分和比较分析,依据主流经济学理论、传媒理论,基于我国国情,论证商业赛事版权的私人物品和非商业赛事版权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差异,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赛事版权资源区别配置和利用制度安排的对策建议:非商业赛事版权通过行政规制确立央视等国有转播机构的主导地位;商业赛事版权借助市场机制的优势和行业自律,各方公平参与竞争,政府进行适度的经济规制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依据不同性质的赛事版权,通过针对性的规制,确立相应的转播主体,从而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2020年04期 v.35;No.166 460-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论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性质——兼评新浪诉天盈九州体育赛事转播案终审判决

    马丽萍;

    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体育赛事节目法律性质的认定都存在严重的分歧。根据独创性的基本原理以及著作权/邻接权二元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综合《伯尔尼公约》、美国法、欧盟法有关体育赛事节目法律性质的规定,我国立法对体育赛事节目在创造性程度上的要求不应过高。体育赛事节目只要达到最低限度的创造性程度,就应当构成作品,归入"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这一类别受《著作权法》保护。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作出的新浪诉天盈九州案终审判决否定了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属性,是对我国《著作权法》的机械适用,不仅存在法律解释和适用上的问题,同时也与目前世界各国将视听成果纳入作品范围予以著作权保护的趋势背道而驰。此外,体育赛事节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看似"一劳永逸",实则其作用具有局限性,应当审慎适用。

    2020年04期 v.35;No.166 467-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我国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开发研究——以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PP体育为例

    康益豪;王相飞;延怡冉;柯嫦女;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放开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购买与转让限制后,众多网络平台在资本与技术的加持下,加入到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的竞购之中,促进了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发展。众多网络平台如何借助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实现盈利,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以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PP体育3家网络平台为例,对我国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开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昂的转播权费用导致平台运营压力较大;缺少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运营经验;缺乏对国际赛事转播权的续约话语权;盗播侵权现象严重;我国用户付费观赛习惯尚未形成等。以此提出我国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开发的策略:探索灵活多元的转播权运营模式;重视平台运营、内容生产与品牌开发;创新转播资源的运作方式;推动我国用户付费观赛习惯的形成;加强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保护力度。

    2020年04期 v.35;No.166 474-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体育赛事与文化

  • 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俱乐部时域发展研究

    徐金陆;刘昌黎;王康锋;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乒超联赛的职业化、市场化发展,更好实现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以人文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基尼系数等方法,对1999—2018赛季我国乒超联赛俱乐部在时间轴和地域分布上的特征进行研究。得出:18个赛季中,乒超联赛俱乐部数量呈"波浪式"的变化趋势,共有102支队伍重组与解散,形成由赛季初的16支队伍上升到现阶段的20支的格局,但联赛俱乐部数量仍有上升空间;俱乐部的名称与主场城市更替频繁,不利于赛事营销、品牌打造和稳定的消费群体的形成;俱乐部整体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有84.3%的俱乐部分布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8个省份,仅15.7%的俱乐部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9个省份,空间集聚度上呈现集聚状态;主场城市选择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首选,比例为55.7%,并呈现较强稳定性。提出:乒协"简政放权"宏观把控,发挥俱乐部经营活力与市场的导向作用;借鉴"山东鲁能"形式的俱乐部所有权形式,稳定俱乐部发展;开发中西部乒乓球市场,形成合理俱乐部分布;继续实行"双主场",满足观赏需求。

    2020年04期 v.35;No.166 480-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奥林匹克2020议程》实施进展与北京冬奥会实践

    左伟;

    《奥林匹克2020议程》(以下简称《议程》)作为新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蓝本,其实施进展关乎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发展,影响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各项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实施进展与北京冬奥会的相关实践进行探讨,认为:国际奥委会通过顶层设计深化了《议程》的各项改革内容,并有效保障了其向实践的转化;国际奥委会以可持续、公信力和青少年为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凸显了《议程》所倡导的改革理念。北京冬奥会通过理念的契合与实践的回应积极践行《议程》。依托遗产实现奥运会可持续、秉承廉洁践行公信力、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聚焦青少年,北京冬奥会在充分践行《议程》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遗产效应、进一步挖掘传统冰雪文化、持续发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冬奥会赛后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影响《议程》实施效果的重要议题。

    2020年04期 v.35;No.166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我国体育“非遗”保护标准化:内涵厘清及体系构建

    刘立英;汤立许;

    标准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体育非物质遗产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依据《非遗法》,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将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具有学理性和简约性;标准化建设应兼顾简化性、通用性和动态性特征,内容体系构建可从调查、认定、记录、建档、传播、传承和开发利用7个方面着手,遵循实用有效、层次分明、效益最佳的原则;指标选取采用德尔菲法,多轮次调研最后确定为符号标准、保障标准和执行标准三个维度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体系。为了加快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进程,需加强标准化的顶层设计,深化标准化理论,完善标准化监督机制,规范各部门权责,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以期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

    2020年04期 v.35;No.166 49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公益宣传

  •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

    <正>2020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国新出发[2020]10号)。为加强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范报纸、期刊出版秩序,促进报纸、期刊质量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该规定对报刊质量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并对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期刊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做出明确规定。

    2020年04期 v.35;No.166 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本期导读

    <正>"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或核心理念,一方面凸显学校体育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更多强调健康追求与(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统一性,而其不同取向或相悖则相对被忽略。在对健康的片面强调和追求下,学校体育的某些践行正趋于生物体育或"健康体育",以及一味关注体质、体能及运动强度等生物指标。由此,本文旨在澄清相关认识模糊和偏差,防止生物-科学体育观对体

    2020年04期 v.35;No.166 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