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 中国职业体育消费外流及其应对

    张兵;

    伴随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外流成为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区别于一般消费品,职业体育消费外流,是指某一国因对国外职业体育赛事资源消费而产生的溢出现象,涉及国外赛事国内分销(转播消费)、国外赛事赞助、境外观赏消费和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等具体形式,带有特殊性和隐蔽性,但是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升级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效应。根源上看,我国职业体育消费外流存在多元的致因,既有需求增长与供给的不协调问题,还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机制阻滞,以及西方职业体育全球化运作机理有关。实践中,应理性应对我国职业体育消费外流问题,通过深化职业体育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切实推动我国职业体育赛事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

    2019年02期 v.34;No.158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模式创新

    张文健;靳厚忠;

    我国职业体育产生于组织结构健全的政府管理型竞技体育体制,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结合,是我国职业体育组织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由于运动项目特点与市场潜力的差异,不同项目的职业化发展目标模式与发展路径各有特色。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创新是在专业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改造重组,转换专业竞技体育产权属性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从我国竞技体育实践及其宗旨导向来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与西方竞技体育体制存在显著的差异。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支持下,完善职业体育体制,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互动,才是职业体育步入良性发展的可行之路。

    2019年02期 v.34;No.158 100-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研究:规模、结构与效率

    邱鹏;李燕领;柳畅;张广俊;

    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与落实是我国推进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对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研究有利于完善与提高我国体育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在规模上,我国体育事业经费的绝对规模逐年增长,但相对规模处于逐年递减的状态;在结构上,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收入少支出多,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不均衡,体育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效率上,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整体效率偏低,2013年综合效率平均值最高(0.588),其次是2015年综合效率(0.582),2014年综合效率为0.547,2011年综合效率为0.535,2012年综合效率(0.526)为5年当中最低。而国内生产总值、受教育水平、财政分权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效率呈正相关作用,人口密度、体育事业支出规模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效率呈负相关影响。加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的管理与考核,有利于优化与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规模、结构与效率。

    2019年02期 v.34;No.158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专题研究

  •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基于我国承认与执行CAS裁决第一案的实证考察

    张春良;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辽02民初583号民事裁定,标志着CAS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拉开了序幕。该民事裁定明确了CAS裁决为瑞士籍商事仲裁裁决,可依托《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予以承认和执行;CAS仲裁条款的效力,应根据我国仲裁条款法律适用的独立性和分割制方面仍存瑕疵。CAS仲裁条款作为其裁决有效作出的决定性依据,我国司法机关应将其区分为形式要件、能力要件和实质要件,分别根据《纽约公约》和我国单独的法律选择规则,或主动依职权、或被动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审查。司法机关在本案中的司法审查实践,也为我国相关体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仲裁机构选择、仲裁地的确定、仲裁条款法律选择的拟定等方面逆向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指引。

    2019年02期 v.34;No.158 113-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困境与选择:中国足球归化外籍球员的法律分析

    徐伟康;陈晨;郑芳;

    归化球员是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随着政策鼓励,民族观念淡化,中国足球归化球员也逐渐从理论探讨走向现实实践。从法律上讲,归化最主要涉及的就是国籍转换问题,取得一国国籍是运动员代表该国参加国际性赛事的基础条件。归化的正当性在于国籍转换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违背国际体育组织的规则和章程,也契合我国"引进人才"的政策要求。但我国法律规定了极为严苛的入籍条件,通常只有中国人的近亲属才有可能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现行的《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也大大增加了归化的难度。此外,归化球员还需面临国际足联的监管,特别是对参赛资格的限制。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中国足球的归化路径只有华裔球员和已经归化的港澳台球员具有可操作性,但该批球员的竞技实力不足以实质性改变中国足球水平。推进中国足球归化进程,首先要降低外籍球员的入籍难度,有必要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对国籍法第七条的入籍条件进行扩张解释,使归化目标范围内的球员能够更加容易取得国籍。其次适时修改《国籍法》,默示容忍或者有条件承认归化的特殊人才具有双重国籍。

    2019年02期 v.34;No.158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中国体育法学:“场域”调适、规范集成与方法自觉

    廉睿;李广;王亮;丁玥;

    作为"借壳"于体育的法学边缘学科,体育法学跨越于体育学和法学之间,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界对中国体育法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从时间脉络上而言,自体育法学这门学科创设之日起,即面临着内生理论建构的先天不足和外在制度实践的实施困局。因此,对于尚处于学科培育期的中国体育法学而言,话语体系的自给自足尤为关键,这也将同时决定着中国体育法学的学科理论能否得以自我证成。放眼未来,"场域"重构、规范集成与方法自觉构成了影响中国体育法学发展的三重要素,这三重因素也同时构成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的新型知识增长点。在未来的研究进程中,这3种问题理应得到中国体育法学学人的理论关怀与精准回应。"场域"重构,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维度的界定,它所要凸显的是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规范集成,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学科特性的逻辑解构,它试图明晰的是中国体育法学的"领域法"属性;方法自觉,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再次审视,它试图对中国体育法学的未来演进方向进行方法论布局。未来语境中,中国体育法学学人唯有对以上三重问题进行追寻与探索,方能实现中国体育法学的理论革新与制度优化。

    2019年02期 v.34;No.158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百家论坛

  • 中国竞技体育国家队社会化组建模式的改革探索

    赵吉峰;邵桂华;

    通过分析中国竞技体育国家队社会化组建模式的改革动因,探讨国家队社会化组建模式的演化轴线,构建国家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化组建模式,提出国家队社会化组建模式发展的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国家队社会化组建模式的改革沿着"纵向推进"的初级社会化向"纵横联通"的成熟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初级社会化阶段,先后经由"体育总局+地方""体育总局+协会""体育总局+企业"等模式形成"体育总局+社会"组建模式;在成熟社会化阶段,体育协会、高校、俱乐部等社会系统能够单独或相互联合组建国家队,形成国家队"社会+"组建模式。推进国家队组建模式社会化的主要策略有:顶层设计上战略规划与路径探索要并进;发展目标上奥运备战与深化改革要并重;发展动力上创新驱动与复制推广要并用;管理机制上政策扶持与制度治理要并立;系统运行上自组织与他组织要并行。

    2019年02期 v.34;No.158 132-13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治理:中国逻辑与欧美借鉴

    徐家林;徐正旭;王华倬;

    基于失范的两面性特征,界定了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边界。认为,中国职业体育遵循效率主导、经济中心的形成逻辑和快速市场化的发展逻辑。在此逻辑下,从社会道德、体育文化和职业体育3个维度对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进行解析。欧美国家对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治理遵循"规范—失范—规范"这条治理主线,尊重职业体育主体差序化与多重主体等序化区别执行,预防、惩治、规范重构是其普遍经验。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治理应遵循动态化、常态化和精准化原则,推行3条治理路径:一轴多元,行业主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法制规制,规范内化的制度建设,包括健全和完善运动员行为规范制度、行为处罚制度和执行监督制度;道德约制,发挥传统文化作用,强化职业体育精神,培养运动员表率责任。

    2019年02期 v.34;No.158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演化机制、运作体系与治理路径

    柳鸣毅;丁煌;张毅恒;龚海培;孔年欣;孔倩倩;胡雅静;闫亚茹;

    在体育产业转型发展、全民健身惠民政策驱动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着力打造的多元化运动项目、层次化服务体系、休闲化参与方式、融合化产业模式的体育服务综合平台,已成为体育全面深化改革和体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产业演化的视角,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认为国家新型城镇宏观政策、体育乡村旅游模式聚集、大众健康生活方式嬗变、运动项目产业培育体系是产业驱动背景下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驱动力。新农村产业模式建设和体育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淘汰期"不同时期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宽松政策环境、小镇科技含量以及投融资平台的创新,成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演化的动力、融合和创新机制。基于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主体结构下,形成了由管理体系、商业主体、产品类别和产业平台所构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作体系,小镇创建且应从制定产业顶层规划的政策治理、启动招商引资计划的要素导入、创新产业开发途径的运作模式探寻治理路径。

    2019年02期 v.34;No.158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博士(生)论坛

  • 不同水平男子百米运动员起跑加速三维技术研究

    王泽峰;毕志远;王新娜;何文捷;李建新;

    为了了解不同水平百米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的差异,以及影响起跑加速跑技术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三维高速摄像解析法,对6名一级运动员和7名二级运动员的起跑加速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备姿势时,一级运动员后侧腿膝关节角度要显著大于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重心离起跑线间水平距离更近,一、二级运动员身体重心与前侧腿脚趾关节间水平距离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蹬离起跑器过程中,一级运动员时间百分比更小,位移百分比更大,表明一级运动员起跑蹬离起跑器过程中蹬伸加速效果更好;从第1步到第4步支撑腿蹬离地面瞬间,一级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更大,而重心垂直速度更小,一、二级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角度介于166.45°~172.35°之间,一、二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前4步支撑从着地时刻到离地时刻,一、二级运动员在着地支撑阶段伸髋幅度要大于伸膝幅度,而优秀运动员表现出了伸膝幅度更小而伸髋幅度更大的趋势。

    2019年02期 v.34;No.158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指标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王珽珽;阎智力;

    运用文献资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2009—2017年期间的5届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上的1~8名强队与17~24名弱队守门员扑救表现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目的是建立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的评价体系。结果显示,世界优秀手球男队守门员的扑救能力表现主要由"对球门前各区域的扑救能力"和"对球门冠状面的扑救能力"构成,其共变系数为0.04,呈现非均衡发展现状;构建了世界优秀男队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等价结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效度,使原本的实践假设升华至可推广的理论;以"等价结构"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的"整体、宏观、中观、微观"4维度评价体系与5等级评价标准。研究结论:从事手球男队的执教者可以依据守门员扑救能力表现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对守门员赛前、赛后的日常训练进行整体至微观的一系列诊断,并围绕不足做出策略性的调控;把握"对球门前各区域的扑救能力"和"对球门冠状面各区域的扑救能力"均衡发展原则,引入VR训练技术来扩容守门员的"感知-运动"表现的存储量,以获得"运动任务"经验的累积效应,从而强化2种能力训练的共同交聚焦点——"预判感知能力"的提升。

    2019年02期 v.34;No.158 15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新球时代背景下基于板数特征的乒乓球竞技表现及对策研究

    周星栋;张瑛秋;

    目的:探索新球时代乒乓球比赛的竞技特征与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至2018年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八强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板数特征进行统计、归纳与分析,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结果:乒乓球比赛中偶会出现板数极多的相持,但一般不超过13板,主要集中在一回合2~6板,平均每回合板数在5板左右。运动员在前3板的得分率、得分产生的频数非常高。接发球得分与其他主要板数的相关性较为密切,第5板得分与第6板失分与其他板数无相关关系。另外,2018年中一回合为2板或3板的数据与之前几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新球时代下,前3板依旧是建立比赛优势的重要环节,但发球抢攻的竞技核心地位已被接发球抢攻取代;第5板与第6板是攻防转换的关键点,有一定扭转局势的作用;遏制如今愈发强势的接抢环节的最佳手段为适当增加发长球的比例。

    2019年02期 v.34;No.158 165-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研究报道

  • 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防守预判的影响

    李华庆;迟立忠;

    工作记忆在复杂认知加工中的作用已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关于视-空间工作记忆及其子成分与现实场景下复杂认知加工的关系还较少探讨。采用篮球防守预判任务,通过2个试验对视-空间工作记忆与预判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一考察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不同难度防守预判任务的影响,发现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参与者,预判反应速度快;试验二考察视-空间工作记忆2个子成分(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运动预判的影响,发现客体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参与者,预判反应速度快,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大的的参与者,预判正确率更高。预判任务难度越大,预判正确率越低,但未发现任务难度在工作记忆对预判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初步揭示出视-空间工作记忆及其子成分对运动预判的影响,对篮球技战术训练具有实践启示。

    2019年02期 v.34;No.158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 优秀赛艇女子双人单桨运动员拉桨阶段技术特点及配艇技术分析

    李吉如;刘扬;梁东梅;廖红娟;邓京捷;

    目的:分析赛艇双人单桨项目运动员的拉桨技术特点,探讨双人单桨项目运动员配艇的最佳模式。方法:应用赛艇实船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分析系统,对备战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女子单桨运动员进行实船测试。结果:(1)运动员的个体技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发力模式集中在中前发力模式和中发力模式;(2)大部分运动员个体能力明显不足,需要提高单位体重最大桨栓力;(3)桨力—桨角曲线轮廓稳定系数和桨力—桨角曲线力量峰值稳定系数越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越好。结论:(1)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技术训练方法手段的培训,建立统一的技术训练方法,以利于培养一致的技术风格,为后期多人艇配艇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2)女子双人单桨的配艇选择应该从最大桨栓力出现时机之差这个指标入手,其值尽可能控制在-3%~0%以内,以形成有效的桨下合力作用,做到"1+1>2"的实际划船效果。

    2019年02期 v.34;No.158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