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 中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与新时代的前景展望

    姜同仁;张林;王兆红;黄海燕;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项调查等方法,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空间战略布局步伐日渐加快,政策引领力度不断加大,地方主动发展诉求日益强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地位不断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顶层设计的3种基地类型布局已经形成,体育产业发展体量初具规模、产业增长速度上升明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投资拉动效应、产业优化作用凸显的基本特点,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随着新时代产生的新诉求、形成的新发展,迫切要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克服诸多瓶颈,进一步实现规模扩容、推进提质增效、提升基础工作能力。新时代形成的新机遇,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国家队和排头兵的作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强化标杆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统筹合作、加强市场监管,全面引导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推力形成合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地扎实推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持续发展。

    2018年04期 v.33;No.154 27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中的属地经营问题研究

    何强;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属地经营为理论切入点,审视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实践,剖析现实困境并探讨化解之策。认为:属地经营本质上将"球队"与"城市"镶嵌在一起,通过职业体育联盟,以集体利益来规范俱乐部的市场行为,确保单个俱乐部的市场行为不会有损整个职业体育联盟。这些规范(包括球员选秀与招募、球员薪资上限、场馆和空间位置、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与分成等)促成垄断经济和高质量的体育竞赛及相关产品,发展和维系球迷对职业体育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中需要系统地解决好属地城市数量、俱乐部资质、合理的准入和分配制度、平衡的电视转播权运营、完善的球员工会与裁判员工会组织、完善的约束与集体谈判制度、明确的职业联盟社会责任建设和深入的"体教社融合"等方面。厘清改革重点、关键点和难点,形成以明确和发展"封闭"的联盟组织形式为重点,以创新职业联盟这一基本主体的运营机制为关键,以提高球迷认同感和忠诚度为难点的综合治理格局。

    2018年04期 v.33;No.154 286-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之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张强;刘艳;王家宏;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全民健身的必由之路,城市如何创设体育空间,体育又如何润饰城市,已成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就我国公共体育设施规划问题进行探讨,存在规划系统与体育系统标准衔接较差、非体育用地兼容体育设施难产、法规政策分散降低规划协调性、权责边界模糊削弱规划实施效力、配套规划空缺影响后续服务能力等问题,主要源于顶层设计缺陷、决策机制缺位、多方论证缺乏、经济利益驱使和部分标准滞后等原因。产生侵害公民健身权利、体育用地流失严重、引发不良价格竞争、设施使用价值难以发挥等负面影响,提出厘清城市总体规划与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技术衔接、制定非体育用地兼容体育设施工作指引、借体育法修改契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政策、加强部门专项规划协调力度、细化体育场馆配套规划,配套商业用地,增强服务能力等建议。

    2018年04期 v.33;No.154 293-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 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协同动力机制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戴兴鸿;赵洪波;詹建国;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应用协同学理论分析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动力系统、动力根源和动力实现过程,深入认识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存在执行主体与客体的目标利益冲突、政策上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政策执行资源缺乏,政策执行环境不利,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没有建立奖惩和问责制度以及多部门的协同执行体系,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系统由人力、财力、信息、权威和制度等多个要素组成,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结构的特征;利益诉求和价值实现是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动力的根源;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动力的实现需要依靠交叉利益支配各政策执行主体进行协同工作,使政策执行系统发生自组织行为,执行系统在控制参量的作用下输出公共利益,并产生政策执行动力。通过重视学生目标群体在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客体地位,扩大政策执行主体的交叉利益范围,促使政策执行力动力系统自组织运转,并发挥政策执行力动力系统控制参量的作用,输出政策执行协同动力,从根本上提升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

    2018年04期 v.33;No.154 299-30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我国31个省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燕领;柳畅;邱鹏;王政;

    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测度了2011—2015年31个省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率,并对影响省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效率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级政府2011—2015年综合效率稳定性较差,离散程度较大,各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效率差距较大;31个省份公共体育服务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变化值、技术变化稳定性较差,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稳定性相比较于其他指标,差距相对较小;各地区间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差异巨大,且效率水平会受到经济发展、财政支出结构、公众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财政分权情况、人均GDP 2个指标对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效率产生正向作用,人口密度和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比和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效率呈负相关,仅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比与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效率具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需要致力于改善可控因素,这有益于公共体育服务效率的提升。

    2018年04期 v.33;No.154 305-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专题研究

  • 运动员专项动作识别的神经效率:来自EEG节律去同步化和相干性证据

    魏瑶;李安民;

    目的:从大脑皮层激活与功能连接视角,探讨运动员专项动作识别的神经效率。方法:采用专家新手研究范式,随机抽取19名乒乓球二级运动员和20名业余大学生被试,完成乒乓球发球动作识别任务试验,比较反应时、正确率、EEG节律去同步化和相干性系数的组间差异性。结果:专家组动作识别正确率高于新手组(P<0.05);专家O1、O2、P3、P4电极点低频alpha-ERD低于新手组(P<0.05);专家组O1、O2、F5、F6、P3、P5、T7电极点高频alpha-ERD低于新手组(P<0.05);专家组O2T8电极对theta、高频alpha(P<0.05),O2F4电极对theta、高频alpha(P<0.05),F4T8电极对theta、低频和高频alpha(P<0.05)的相干性系数高于新手组;专家组O1P3和O1F3电极对高频alpha(P<0.05),F3T7电极对theta和高频alpha(P<0.05),T7F3电极对低频和高频alpha(P<0.01),F3P3电极对高频alpha(P<0.05),F3F4、P3P4、T7T8电极对theta、低频和高频alpha(P<0.05)相干性系数低于新手组。结论:在专项动作识别过程中,运动员大脑皮层的神经效率,不仅表现为枕-顶视觉皮层和镜像系统激活的降低,还表现右半球内脑区有效功能连接的增强,以及左半球内脑区和半球间脑区功能连接的减弱。

    2018年04期 v.33;No.154 31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专家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基于眼动研究的Meta分析

    孙文芳;王馨悦;王长生;赵明;王斌;

    以往有关专家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存在较大分歧。运用元分析,将注视次数、注视时间作为结果变量,探讨专家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与筛查,共有39篇中英文文献纳入研究,其中注视次数生成33个独立变量(966人),注视时间生成40个独立变量(1 066人)。结果发现,专家运动员的注视次数显著少于非专家运动员(d=-0.849),但是2组在注视时间上无显著差异(d=-0.241)。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项目类型(P=0.000<0.05)、研究工具(P=0.010<0.05)和试验材料形式(P=0.009<0.05)会影响专家运动员的注视次数。元分析结果表明,注视次数可以作为区分专家与非专家运动员的重要指标,注视时间不能有效识别专家运动员和非专家运动员。未来研究可选取其他眼动指标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索专家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8年04期 v.33;No.154 32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更加专注、努力和自信的路径: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陈长洲;王红英;任书堂;彭国强;

    为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的更加专注、努力和自信,以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为基础,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自信程度量表、努力程度量表、专注度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调研。研究表明:1)体育教师支持对学生课堂自信程度、努力程度和专注度均呈正向预测作用(R2分别为0.285、0.283、0.274,P<0.01),其中对自信程度预测作用最强的是能力支持,对努力程度和专注度预测作用最强的都是自主支持。2)基本心理需要对学生课堂自信程度、努力程度和专注度均成正向预测作用(R2分别为0.518、0.395、0.370,P<0.01),其中对3者预测作用最强的均为能力需要,预测作用最弱的是自主需要。3)以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效应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优于以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为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4)提高体育教师的自主性支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的更加自信、努力和专注。

    2018年04期 v.33;No.154 329-33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百家论坛

  • 体育本体:从个体本体到本质本体——基于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探讨

    刘一民;刘翔;

    现代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其他社会活动的互动融合日趋明显。融合能够达到互利共荣,但也导致了体育被不断"泛化"甚至"异化"。体育本体不明,体育本质模糊,体育本体的意义不断受到遮蔽。在当今体育交叉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反思体育本体问题,旨在为体育寻找安身立命之"家",为体育存在正本清源,还体育之真实。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本体论哲学的奠基人,其思想蕴含唯物论、辩证法和科学精神,对今天探讨体育本体问题,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依据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是存在的中心和基质、个别的具体事物和事物的形式是第一本体、"四因说"、本体的本质是第一位的、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定义等本体论观点,探讨了体育存在的本体及意义。认为:体育本体范畴是其他体育范畴的本原、基质,具有在先性;个体本体和本质本体构成了体育的本体存在;作为质料的身体、感性的生命和求健的行为构成了体育的个体本体;"求健的身体活动"是体育的本质,也是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存在从现象到本质可划分为偶然属性、一般属性、本质属性3个层次。指出,要在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中认识把握体育本体,对体育本体及意义的不断追问是体育哲学的使命。

    2018年04期 v.33;No.154 335-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 我国兴奋剂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

    卢扬逊;薛童;

    构建我国兴奋剂争议解决机制,不仅是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基本要求,还是保障运动员程序权利和规制处罚权行使的应有之义。《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国内兴奋剂争议机制仅作出概括要求,并未明确兴奋剂争议的程序属性和机构设立方式。从各国实践来看,兴奋剂争议解决程序可以是商事仲裁程序,通过与仲裁机构合作、共建或者独建模式设立争议解决机构,也可以采用行政仲裁程序的法定争议解决机构模式。纠纷解决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兴奋剂争议的实体法律属性和程序保障标准。我国施行"接受行政管理的社团自治"的兴奋剂治理模式,该模式使得兴奋剂处罚呈现出民事、行政混合属性,蕴含着民商事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双重可能性。现行法下,可以通过解释论的方法,探索实现民商事或行政解决路径。修法时,则应明确兴奋剂争议的实体属性,并当采纳代表国际最佳实践的正当程序规则。

    2018年04期 v.33;No.154 34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对抗性运动损害行为的法律责任认定

    刘振宇;杨倩;

    对抗性运动过程中导致的损害情形引人关注。有必要明确,只有发生在对抗性比赛这一特定时空之中,并且发生在运动参与者之间的损害行为,才是具有出罪可能性的对抗性运动损害行为。但在理论上,构成要件该当性和有责性这2个阶层出罪的证明都存在瑕疵,这就使得对抗性运动损害行为只可能在违法性这一阶层出罪。尽管承诺行为在很多时候足以成为正当的免责理由,但在此场景下并不适用。但是,借助承诺的指引,竞技规则得以成为对抗性运动损害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正当理由。于是,遵守规则时造成的损害不承担刑事责任;不遵守规则时造成的损害,只有在确认主观故意的情况下才承担刑事责任,在无法确认主观故意的情况只能推定为主观过失,进而不承担刑事责任。而在民事责任认定方面,行为主体对竞技规则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对抗性运动的专业程度和风险认知。因此,有必要界分职业竞赛和日常比赛的不同情形:在职业竞赛中,过失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而在日常比赛中,过失损害以协议补偿为主,在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考虑法定责任分担。至此,以竞技规则为核心要素,民刑衔接的立体责任体系得以构建,保障运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8年04期 v.33;No.154 349-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博士(生)论坛

  • 基于SIRT1信号轴探讨有氧运动与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

    李俊;许桂清;刘一平;

    目的:从SIRT1信号角度探讨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运动组(DS)、白藜芦醇干预组(DR)和白藜芦醇+运动联合干预组(DRS),并实施8周干预,干预后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大鼠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血管炎症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8周干预后,DRS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明显低于DC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和HDL-C明显高于DC组;DS、DR和DRS组大鼠血管SIRT1、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DC组,NOX4蛋白表达低于DC组,DRS组血管SOD活性明显高于其他4组,DR和DRS组大鼠血管MDA浓度明显低于DC组;DS、DR和DRS组大鼠血清IL-1β和VCAM-1浓度均显著低于DC组,其中,DRS组炎症因子浓度低于DS组,DS、DR和DRS组大鼠血管I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DC组,且DRS组IκB蛋白表达高于DS组。结论: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可能通过SIRT1对Nrf2和NOX4信号,以及NF-κB信号的调节来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

    2018年04期 v.33;No.154 35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 双任务下楼梯行走时对下肢肌肉活动表现及加速度近似熵指数的影响

    金成敏;曲峰;赵享楠;杨辰;

    目的:下楼梯时按照单任务与双任务通过进行速度、肌肉激活与行走方式等指标,探索任务难度(组间)及楼梯层数(组内)对摔倒的影响。方法:选取24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作为受试者,随机顺序按进行双任务与否自第7层逐级下楼梯至第1层(分别命名为P1~P6阶段)。在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内侧腓肠肌肌腹粘贴表面肌电,计算积分肌电和同步收缩指数。在足跟处固定加速度计计算行走时间,在髂后上棘处固定加速度计计算近似商指数(ApEn)。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后交互作用显著,通过独立法进行后续检验。结果:下楼梯的2任务比较时进行双任务的时间较单任务长且存在交互作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1、P2、P3、P5、P6阶段行走时间结果显著,积分肌电交互作用不显著,同步收缩指数的交互作用显著,组内出现差异,X轴和Y轴的近似熵指数交互作用显著,其中X轴组间P1、P4、P5阶段,Y轴P6阶段存在差异,X轴组内存在差异。结论:双任务下楼梯增加单支撑的时间提高小腿的同步收缩指数以保持平衡,身体重心摇动对外部环境的应对没有单任务稳定。因此,进行双任务时摔倒的概率比单任务大,相比进行其他任务,需要集中于下楼梯行走的任务。

    2018年04期 v.33;No.154 362-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本期导读

    <正>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重点培育的体育产业国家队,经过10余年的精心培育,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对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辐射效应,全面带动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该文重点梳理了十八大以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强烈诉求;重点描绘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

    2018年04期 v.33;No.154 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