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明;康平;李强;翟佳丽;杨涛;于文兵;
目的:脑瘫青少年下肢的柔韧性差,导致其步态出现异常,拟通过下肢柔韧性训练改善脑瘫青少年的异常步态。方法:选取5名脑瘫青少年作为干预对象,以1名正常青少年作为参考对象,对5名脑瘫青少年进行12周的下肢分关节柔韧性训练,采用三维录像解析和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以对比脑瘫青少年柔韧性训练前、后的测试数据。结果:脑瘫青少年重患侧下肢训练后的摆动期、单支撑期与训练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前重患侧下肢膝角—大腿角、膝角—小腿角在形状上与正常青少年相差很大,在训练后均朝着正常青少年的角—角图形状靠近;训练前重患侧下肢足底7个分区压强雷达图形状与正常青少年相差很大,在训练后与正常青少年的雷达图相近似,且Kendall’s W协同系数经训练后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对髋、膝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可提高脑瘫青少年重患侧下肢摆动的协调性,对踝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可促进重患侧下肢足底压力分布的合理性,分关节柔韧性训练可提高整个步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017年01期 v.32;No.14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陈亮;李荣;刘成;田麦久;
以国内外高水平个人项目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案例为研究对象,归纳赛前减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项目或项群赛前减量训练阶段按用时长短依次为:游泳和长距离竞速(非游泳)项目,短距离竞速(非游泳)、快速力量性和表现类项目,技战能主导类对抗类项目。负荷量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游泳和表现性项目,竞速类(非游泳)和快速力量性项目,技战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赛前减量训练阶段的日负荷量变化通常以前往比赛地为界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多为练1(大负荷量)调1;第2阶段包括练2(大负荷量)调1和练1(中等负荷量)调1共2种基本形式;赛前3天左右主要以略微起伏的小负荷量训练为主。减量训练阶段的负荷强度与之前相比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具体表现为,竞速类项目中等强度训练比例的下降;其他项群表现为专项、实战、完整训练和技术训练比例的提高以及素质练习部分比例的降低。
2017年01期 v.32;No.145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薛晶晶;胥振;姜宁;张勇;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训练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IL-15含量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耐力运动诱导的IL-15与衰老脑组织细胞中凋亡发生的关系,进而探讨IL-15可能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月龄分为2月龄青年对照组(YC,n=15),2月龄青年耐力运动训练组(YE,n=15),12月龄老年对照组(OC,n=15)和12月龄老年耐力运动训练组(OE,n=15)。耐力运动训练组进行12 m/min,30 min/d,每周5天,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完毕采用ELISA法测量脑组织、骨骼肌组织和血清中IL-15含量的变化;RT-PCR法测量脑组织IL-15mRNA、凋亡相关蛋白BAX、p53、BCL-2和BCL-XL mRNA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结果:(1)OC组脑组织、骨骼肌组织和血清IL-15含量较YC组均呈显著上升;YE和OE组脑组织、骨骼肌组织和血清IL-15含量分别较YC和OC组均呈显著性增加;(2)OC组脑细胞促凋亡蛋白BAX mRNA、p53 mRNA表达,抑凋亡蛋白BCL-2 mRNA、BCL-XL mRNA表达和凋亡指数较YC组均呈显著性增高,OE组促凋亡蛋白BAX mRNA、p53 mRNA的表达和凋亡细胞指数均较OC组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 mRNA、BCL-XL mRNA表达较OC组增高;(3)OC组脑组织IL-15 mRNA较YC组呈显著上升;OE组脑组织IL-15 mRNA较OC组未呈显著性改变。结论:8周耐力运动训练可诱导脑组织IL-15含量的升高,耐力运动训练诱导的衰老小鼠脑组织IL-15升高可能介导了衰老伴随的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过程发挥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2017年01期 v.32;No.14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谢聪锋;李春;任杰;施之皓;季云峰;丁勤卫;
绿色环保材质的醋酸纤维素乒乓球近年来备受关注。为研究新材料对乒乓球运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显式动力学理论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旋转效应的乒乓球与球拍碰撞模型,研究新材料和赛璐珞2种材质对乒乓球与球拍碰撞后的速度、球与球拍接触时间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乒乓球反射速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球体直径相同、转速和入射速度相同条件下,新材料乒乓球与赛璐珞球相比,球速平均增大约2%。碰撞过程中球与球拍接触时间随乒乓球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乒乓球材质的改变对球体与球拍接触时间影响较小;乒乓球入射角增大,能量损失率随之增加,同一直径、转速和入射速度条件下,新材料乒乓球能量损失率大于赛璐珞球,两者最大相差4.04%,平均能量损失率相差1.43%。研究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员尽快适应新材料球带来的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7年01期 v.32;No.145 22-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张琴;易剑东;董红刚;
在现有的激励结构与约束机制下,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个性化产品以获得政治加分和晋升收益,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兴建大型体育场馆成为备选方案之一。然而,地方政府兴建大型体育场馆的效应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更加重要的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产品至少是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建设成本最终还是要公共财政偿还,给下一届政府留下了沉重的包袱,进而违背了社会公众利益和中央政府意愿,而地方政府行为背后体现出的是激励结构和约束机制的一致性或者背离度。此时,中央政府必然以某种形式的约束机制对地方政府行为加以控制,以避免地方债务危机和过分违背民意,在横向约束机制要素不完备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只能选择以审批制为代表的纵向约束机制。从官员晋升维度解释地方政府兴建大型体育场馆的激励结构,并在这一解释性框架下阐述我国兴建大型体育场馆中央审批制的合理性,意在指出大型体育场馆能否回归理性取决于激励结构与约束条件的互利耦合。
2017年01期 v.32;No.14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李强;韩玉;孙敬;李庆波;
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旨在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范式由"技能"为核心向"球商"为核心转变。界定了足球技能和"球商"的内涵,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开放式足球技能是"球商"的外在表现形式,"球商"是开放式足球技能的内隐性调控中枢。以往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注重闭锁式足球技能和开放式显性足球技能的训练,忽略了隐性"球商"训练。足球比赛的复杂性和混沌状态必然引发青少年足球训练范式由"技能"为核心转变为"球商"为核心,训练范式转变包括训练操作模式、训练情景和反馈方式等的转变。"球商"是由感知、决策、应答和反馈组成的闭环式调控系统,它们之间协调运行而充分发挥"球商"的作用。决策阶段是"球商"训练的核心。"球商"训练的操作过程包括创设同态系统和启发式训练模式。同态系统既可以简化模仿真实足球比赛,又能反复强化同态系统训练要素。启发式训练模式包括定向探究和自主探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球商"训练是一个由定向探究向自主探究转移的过程,教练员引导下进行的定向探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球商"启发式训练的主要操作模式。
2017年01期 v.32;No.145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赵鲁南;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以竞速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等级划分法,将竞速运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位移速度虚拟区间;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竞速运动制胜因素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根据计算出的陆上、水上、冰雪上各竞速运动速度表现值,将各竞速运动项目分别归属到3个位移速度分群中,对各分群中竞速运动制胜因素特征进行提炼,继而对竞速运动制胜因素特征进行集成解析。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把握竞速运动的制胜以及各项目间制胜策略的借鉴与移植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2017年01期 v.32;No.145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陈庆果;彭彪;杨世军;廖方萍;
旨在引入神经网络算法以提高加速度计活动强度的预测准确性,以44名大学生(男女各22名)为样本,让其同时佩戴气体代谢分析仪Cosmed K4B2和加速度计(Actigraph-GT3X)进行3类11项体力活动(每项活动5 min),使用Matlab7.0软件运用留一法交叉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其与Hendleman模型和Crouter模型在RMSE、Bias和B-A图上的横向比较评估其效度。结果显示3-18-1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误差率0.001、初始学习率0.02、动量常量0.7)的RMSE为1.08,在B-A图上一致性区间之外的点占总数的4.3%、一致性界限差值的绝对值为2.7,每分钟活动强度(除骑行外)的分类准确性分别为84.3%(小强度)、83.2%(中等强度)和89.8%(大强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整体强度和各个活动项目强度的预测上的准确性均好于Hendleman和Crouter模型,并且在活动强度分类准确性上更优。未来应进一步探究机器学习中其它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优化整合指标体系和各类模型之间的关系。
2017年01期 v.32;No.145 45-5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杨春然;
不同于2009年版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新条例直接将兴奋剂违规的基准罚建构在故意与过失的基础之上。故意性违规对应的基准罚是4年的禁赛,非故意性违规对应的基准罚是严厉批评、不禁赛和最高2年的禁赛。这样,如何判断故意性违规和过失性违规,则成为确认兴奋剂违规基准罚的关键。但是,故意和过失缺乏证据法上的可知性,以其为基础建构法律制度,则存在证明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故意和过失与证据法的冲突,新条例借助法律类推制度将故意和过失等主观要素客观化,使其适用直接成为事实判断,即,一旦运动员体内发现有非特定物质,即推定这是故意使用的结果;发现是特定物质的,则推定为非故意使用。但是,这种类推存在概念过宽和过窄的问题,为此,新条例又为故意和无(重大)过失规定了一般条款。对于故意而言,由于其核心是"欺诈",所以,条例规定中的故意仅仅是指直接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对于无(重大)过失而言,条例存在着特殊规定之间以及特殊规定与一般规定(定义)之间的竞合问题。就特殊规定之间的竞合,应当尊重运动员的选择;特殊规定与一般定义之间并不是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而是其像故意的特殊规定与一般规定一样,是"烟"与"火"的关系,前者具有推定功能,后者具有解释、矫正和补充作用。
2017年01期 v.32;No.145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董金鑫;
竞技足球运动具有天然的国际性,作为涉外民事关系的一部分,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涉外足球劳动合同同样属于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然而,区别于普通的涉外民事关系,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国际私法问题的处理存在特殊性。就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的涉外因素而言,由于足球领域的国是指构成国际足联成员的各足协管辖的区域,实践中更关注隶属于不同足协的俱乐部之间的转会以及球员的体育国籍;就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的管辖权确立而言,尽管理论上国际足联争端解决委员会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有权受理此类案件,没有否定法院管辖的可能,但在实践中除非存在排他性的选择法院协议,否则其不欢迎司法介入;就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而言,为了实现劳动合同的稳定性,争议解决主要适用国际足联制定的统一规则,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指引准据法的作用有限;就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所作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而言,由于国际足联采用自执行的方式,无论其争端解决委员会还是扮演上诉机构角色的国际体育仲裁院作出的裁决一般不会寻求法院的协助。此种作法往往被视为社团自主的范畴,从而多免于遭受司法审查。
2017年01期 v.32;No.14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杨勇涛;刘运洲;孙延林;
心理韧性是运动员取得卓越表现的关键因素,它与注意控制和焦虑有密切关系。注意偏向是个体对特定信息的选择性偏好。心理韧性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员对竞赛环境中信息的选择,进而导致运动员出现不同的注意偏向。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使用PPI-A问卷从63名武术运动员中选取高和低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各12名,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显示,在无效线索条件下,高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刺激表现出注意解除,低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刺激出现解除困难;而有效线索条件下,低心理韧性运动员对负性情绪刺激表现出注意警觉。结论:心理韧性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偏向,高和低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偏好。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韧性和注意偏向的关系,阐明心理韧性影响注意偏向的机制,以及使用运动专项情境相关的情绪刺激探讨运动员的注意偏向。
2017年01期 v.32;No.145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解淳;张育恺;崔晨;吴雪萍;周成林;
肥胖在当今社会日趋普遍,已成为了影响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不但会引起各种生理疾病,且会对大脑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认知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认知功能尤为容易受到肥胖的损害,以致影响学业成绩甚至降低个体的生活质量,为此积极研究青少年肥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刻不容缓。采用Flanker任务探究肥胖青少年与正常体质量青少年在基本认知功能及高阶认知功能上的差异及特点,并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探究身体质量指数(BMI)与2种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在一致刺激条件还是不一致刺激条件下,肥胖组的反应时都显著慢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这表明肥胖青年无论在基本认知功能还是高阶认知功能上的表现都差于正常体质量青少年;(2)BMI与一致刺激条件(r=0.45)及不一致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都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1,表明个体越肥胖,对基本认知功能及高阶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越大。结论:肥胖青少年在基本认知功能及高阶认知功能上都差于正常体质量青少年,BMI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2017年01期 v.32;No.14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艾丽欣;王英春;
在注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探讨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同时考查认知负荷是否是焦虑干扰注意网络功能的调节变量。研究一,52名被试参与试验,根据特质焦虑得分高低,将被试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NT)对注意网络功能进行测量,并使用N-Back任务对认知负荷进行操控。结果显示: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注意网络功能效率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认知负荷是焦虑影响执行控制功能的调节变量。研究二,使用电击和噪音2种惩罚方式,以及限时反应、摄像等方法诱发状态焦虑;使用ANT任务测量注意网络功能;使用N-Back任务对认知负荷进行操控。结果显示:高状态焦虑组的注意网络功能效率低于低状态焦虑组;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警觉功能和执行控制功能效率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状态焦虑和认知负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1)特质焦虑干扰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状态焦虑干扰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2)认知负荷可以提高警觉功能和执行控制功能效率;(3)认知负荷是特质焦虑影响执行控制功能的调节变量。
2017年01期 v.32;No.145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