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采风

  •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简介

    <正>系部介绍体育文化传媒系的前身为体育文化艺术系,成立于2001年,是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交融、搭建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交叉发展平台的重要教学部门。2009年,经过学校系部整合,原体育文化艺术系改为体育文化传媒系。经过10年建设,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莘莘学子,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购置和建设了一批教学科研设施和专业实验室,整体提升了系办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体育文化传媒系目前设有新闻学、教育技术学、英语3个本科专业和体育节目制作实验班;在校研究生20余人、本科生400余人;拥有非线性编辑室等专业实验室8个;实习、实训基地近20个。2010年,新闻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专业被天津市批准为高校品牌专业,并得到政府资金支持。

    2012年03期 v.27;No.117 180+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专题研究

  • 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张忠秋;

    相比于大众锻炼领域和体育教育领域,竞技体育受到了运动心理学的更多关注。一系列运动心理干预技术已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如心理对策库、生物反馈技术、心理影片和音乐、心理网站,专为运动员做心理测试和迅速调整的多功能服务车等。心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电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和电脑象限图(EEQG)等被用于诊断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理状态或训练效果。通过对近3年发表在重要国家和国际期刊及会议里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运动动机、运动认知、自我认知、运动情绪和心理技能是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也丰富了近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在20世纪出现许多新思潮,流畅体验便是其中之一。在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监控与运动实践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心理监控也正在向着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一步步迈进,现代技术如CAS计算机辅助运动技术、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FaceReader软件、Virtual-Reality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等已经在训练或比赛中得以应用。建议对已取得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2012年03期 v.27;No.117 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运动心理测量研究进展(2008-2011)

    毛志雄;董文博;于拓;

    对2008-2011年初国内外运动心理测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文献学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测量的方法并不过时,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2)国外学者运用心理测量法研究的比例高于我国学者;(3)新编或新修量表仍以竞技运动心理为主,锻炼心理次之,体育心理较少,我国学者相对更重视体育心理测量工具的研发;(4)国外学者相对更为重视竞技心理的研究,而我国学者更为重视锻炼心理领域的研究;(5)中外心理测量研究的水平相当,量表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量表研修的质量,提出以下建议:(1)尽力提供更多的信效度参数,努力提升数据的质量;(2)量表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加强;(3)充分发挥因子分析的作用,统计参数的表达应更加规范;(4)更多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

    2012年03期 v.27;No.117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运动领域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周成林;赵洪朋;张怡;

    随着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运动员的认知问题开始受到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等技术探讨运动员在空间注意、注意瞬脱、视觉搜索、时间知觉、知觉预测、运动决策、自动加工、执行控制等认知过程中的神经特征和脑空间定位,并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构建了知觉动作技能认知加工的理论模型。该领域今后发展趋势有:注重建立明确的研究假设,统一研究设计标准,真正实现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重复性;改进专家—新手范式,增加研究对象的不同层级;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各种技术整合联动方案,在同一时间内记录认知过程的行为、眼动和脑神经变化的特点;在相同研究任务情况下,拓展纵向追踪研究和应用训练研究;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比赛情境,使试验任务更接近于现实;设置不同任务及不同任务试验之间的联系及整合,努力剥离认知各部分的独特特征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神经机制。

    2012年03期 v.27;No.117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成年人身体活动变化的理论建构、问卷发展及系列实证研究——一项中德合作科研课题

    段艳平;WALTER BREHM;HELMUT STROBL;黄志剑;姒刚彦;SUSANNE TITTLBACH;

    从以下几方面详细介绍一项为期3年(2009-2011)的中德合作科研课题——"健康行为和健康资源的身体活动:阶段、决定因素和效益"。(1)阐述"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4步骤(FIT)模型"的理论建构。(2)以FIT模型为基础,检验中文版和德文版"成年人身体活动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水平。(3)以中德成年人为研究被试,考查FIT模型的效度。研究结果表明:FIT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中德两国成年人身体活动变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模型的阶段算法效度、诊断功能及服务干预的功能均得到初步验证,为未来进行基于FIT模型的阶段匹配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012年03期 v.27;No.117 202-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成果报告

  • 预运动训练对帕金森小鼠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姜宁;曹玮;宋超;郭晶晶;马强;刘洪涛;张勇;

    目的:研究预运动训练对帕金森(PD)小鼠模型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活性氧生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含量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运动组连续6周跑台训练,12 m/min,每天20 min。训练结束后各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中等剂量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最后分为正常安静组(N)、正常运动组(EN)、安静帕金森造模组(P)和运动帕金森造模组(EP),每组15只。造模后第7天检测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速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脑和纹状体组织GDNF基因表达,ELASA法测定中脑和纹状体组织和血清中GDNF蛋白含量。结果:(1)与N组相比,P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ROS生成速率显著升高,GDNF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增高;血清中GDNF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2)与P组相比,EP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GDNF基因和蛋白显著升高,ROS生成速率显著下降;血液中GDNF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结论:MPTP可致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ROS生成增多,GDNF表达分泌代偿性增多;预运动训练可促进PD小鼠中脑和纹状体GDNF表达分泌,降低线粒体ROS生成,从而提高小鼠脑对MPTP毒性的抵抗作用。

    2012年03期 v.27;No.117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 高水平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变化特征研究

    徐飞;马国东;李岳;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学技术观察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变化特征,以期为该项目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交叉设计,15名优秀公路赛自行车运动员(9男6女)于常氧和急性低氧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运动过程中连续监测其通气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1)运动员低氧下出现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时对应的通气指标和血氧饱和度都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2)低氧下,从开始运动到力竭时脑氧饱和度呈Δ[O2Hb]降低、Δ[HHb]和Δ[THb]升高的趋势。在25%、50%、75%和100%相对功率等级时,Δ[O2Hb]和Δ[THb]显著低于常氧值,Δ[HHb]显著高于常氧值。Δ[THb]在75%~100%最大功率阶段,脑氧变化较小。(3)低氧下,相对功率和绝对功率对应的脑氧饱和度都显著大于常氧对应值。结论:自行车运动员常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在50%~75%最大功率区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低氧下脑氧饱和度显著降低。低氧时相对运动强度变大、运动低氧血症(EIAH)和通气不足可能是脑氧显著降低的直接原因。故提高自行车运动员低氧通气反应有利于提高其脑氧饱和度,从而提高其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

    2012年03期 v.27;No.117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应用注意网络测验研究乒乓球运动对注意的改善作用

    余千春;董文文;陈建军;陈贵梅;王华锋;汪凯;

    目的:应用注意网络测验探讨乒乓球运动对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乒乓球组和2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在试验前均无乒乓球运动经历。两组被试完成首次注意网络测验后,乒乓球组进行乒乓球训练2年,每天训练约2 h,两组再次进行注意网络测验,比较注意系统中警觉、定向及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有无差别。结果:乒乓球组警觉网络的前、后测量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执行控制网络和总反应时间的前、后测量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被试的定向网络效率及总体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乒乓球运动对注意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注意系统中的警觉和执行控制网络。

    2012年03期 v.27;No.117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基于SEM城市体育形象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实证

    许月云;张梦真;张志扬;

    以城市形象、城市体育形象要素结构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构建城市体育形象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城市体育形象评价模型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良好,评价模型潜在变量、观测变量间回归路径系数大小各异,对城市体育形象的型塑力和影响力不一。晋江城市体育形象总体属于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类型,具有一定显示度和专属性体育产业人、事、物等资源是晋江城市体育形象的核心品牌,是体育城市形象塑造、传播和营销的城市品牌。

    2012年03期 v.27;No.117 224-229+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及模型构建

    文烨;唐炎;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项公共政策或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弱势群体公共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以社会转型和新农村背景下推进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为背景,通过相关概念解析,在广泛调研、文献整理和基本把握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假想推断、分总建构的方法和多学科理论,剖析农民个体、社会阶层、农村乡镇、农民群体及政府部门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需求、意识、行为、文化、环境、经济、健康、和谐、政策、体制10要素的内在联系,以直观易读的简图方式初步构建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并提出"求实惠保供给,经济兴体;强文化保发展,因地制宜;改制度保协调,权责清晰;促开放保需求,代民立言"的发展路径。

    2012年03期 v.27;No.117 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百家论坛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回顾

    肖林鹏;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进行回顾总结。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学报刊载的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论文数量最多。学报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管理、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刊载的多篇论文开创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河。

    2012年03期 v.27;No.117 236-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体育赞助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

    向会英;

    体育赞助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体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体育赞助中存在排他性交易协议、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以及损害消费者权益等反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必然与我国近年颁布并逐步实施的《反垄断法》产生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如何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体育赞助的反垄断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反垄断法》进一步实施以及与体育赞助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2012年03期 v.27;No.117 24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视角看中国武术的价值使命

    冉学东;刘帅兵;

    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以提升国家软实力来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从而能够在世界上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全面提升软实力的背景下,中国武术通过自己独有的文化特性,不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为国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辟了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中国武术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民族理念、民族精神、民族自信"。

    2012年03期 v.27;No.117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博士(生)论坛

  •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历史变迁

    冯鑫;

    对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形成背景和演变轨迹进行整体梳理,对该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宏观考察。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其变迁呈现出局部性变迁、渐进式变迁等基本特征,促成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项目因素、运动技术因素、运动竞赛因素和管理因素。研究认为,该项制度的改革完善应循其自身的历史轨迹,吸取历史的经验。

    2012年03期 v.27;No.117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治理研究——基于政府和市场两极失范的矫正

    张世威;

    运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政府和市场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治理的失范现象,以及社区化治理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服务主体联动运作机制和社区体育公共产权制,增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信力等途径,为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2012年03期 v.27;No.117 258-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研究报道

  • 紧身压迫对踏蹬至疲劳过程中股直肌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

    陈金鳌;陆阿明;徐勤儿;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指标定量反映中度和高度紧身压迫在恒定负荷踏蹬至疲劳过程中对股直肌sEMG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以期为紧身运动服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12名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在3种不同程度紧身压迫状态下,分别以中强度和大强度负荷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恒速踏蹬运动至疲劳,共计6次测试;在对受试者一侧下肢股直肌的iEMG和MPF肌电指标进行监测记录和信号处理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试验数据间差异的统计和比较。结果:(1)与无紧身压迫相比,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中等强度踏蹬运动中,对股直肌iEMG及MPF的整体变化特征无明显影响;(2)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以及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中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均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减少,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下降;(3)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增加,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上升。

    2012年03期 v.27;No.117 264-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CaMKⅡ磷酸化水平及核内PGC-1、HDAC5蛋白含量的影响

    张红学;郭海峰;马延超;

    目的:研究运动后不同时间大鼠骨骼肌CaMKⅡ磷酸化水平及核内PGC-1、HDAC5蛋白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运动后PGC-1α基因表达时相性变化的调节机制。方法:9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167±4)g 48只,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和跑台运动后0 h、3 h、6 h、12 h、24 h取材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进行0坡度的1 h跑台运动,跑台速度34 m/min。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含量及磷酸化水平,RT-PCR法测定基因表达。结果:PGC-1αmRNA含量,运动后即刻变化不显著,运动后3 h、6 h显著增加,12 h虽仍高于对照组,但与6 h相比显著降低,24 h恢复至安静水平。核内PGC-1α蛋白含量运动后各取材点均无显著变化。核内HDAC5蛋白含量则在运动后3 h、6 h下降显著,12 h虽仍低于对照组,但与6h相比显著增加,24 h恢复到安静组水平。CaMKⅡ磷酸化水平,运动后0 h,3 h显著升高,6 h虽仍高于对照组,但与3 h相比显著降低,12 h恢复至安静水平。结论:运动后PGC-1α基因表达的时相性变化可能是由对应时相变化规律的CaMKⅡ通过调节核内HDAC5含量,解除了转录因子对PGC-1α基因转录的抑制而实现。

    2012年03期 v.27;No.117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高中体育考试改革探析——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

    付慧宇;张景华;刘浩;

    <正>2006年,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实施包括德智体在内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举措。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幸福,且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1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健康现状1.1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198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联手每5年对我国多民族学生体质和健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

    2012年03期 v.27;No.117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