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采风

  •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简介

    <正>系部概况武术系成立于2000年,是以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和硕士生培养为依托,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专业系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天津体育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58年学院创建初期,武术教学课程就开始了建设,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该课程已成为面向全院各系本科生开设的重要体育类

    2011年06期 v.26;No.114 456+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特邀论坛

  • 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

    谢琼桓;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登上奥运金牌榜的首席,无论在我国体育史还是现代奥运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已经改变了世界的体育格局,但其发展道路虽然成功却不是无懈可击。从告别悲情体育,走进快乐体育;结束焦虑体育,迎接自信体育;正视金牌体育,欣赏魅力体育;调整奥运体育,发展多元体育和审视申办体育,关注效应体育等5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并就其中某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以期为中国体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11年06期 v.26;No.114 46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百家论坛

成果报告

  • 不同频率正弦波振动对大鼠废用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石磊;曹若男;樊小力;陈龙伟;

    目的:探讨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为废用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不同频率的HFV,观察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梭外肌纤维构成比以及梭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制动14 d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及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增加,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有所增强;(2)施加HFV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正常。结论:HFV可对抗废用后SOL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的转化和梭内肌MH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且以200 Hz HFV组最为显著。

    2011年06期 v.26;No.114 482-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脑乳酸在运动性疲劳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动态研究

    杨东升;刘晓莉;乔德才;

    目的:研究脑乳酸在运动性疲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透析活体检测技术,观察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通过脑室注射乳酸阻断剂(4-CIN),观察脑内乳酸干预对大鼠运动耐力及皮层脑电(ECoG)的影响。结果:大鼠纹状体胞外乳酸浓度在运动初期显著升高(P<0.05),在运动后期直至疲劳后的恢复期均显著低于安静时水平(P<0.05,P<0.01);运动过程中,大鼠4-CIN脑室注射后20min皮层脑电功率谱总功率迅速下降,显著低于人工脑脊液(aCSF)对照组(P<0.05),脑乳酸阻断组大鼠运动至力竭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乳酸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脑乳酸代谢不足可能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出现,机体运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年06期 v.26;No.114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用“包容性增长”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

    何强;李洪川;

    用包容性增长审视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战略目标、"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思路、举国体制管理运作模式、专业队人才培养方式和以"奥运争光"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方式。认为竞技体育应确立以"为国争光"为龙头,兼顾多元主体权益需求的战略目标体系;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和以"管办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管理运作模式;以市场为基础,以效益为原则配置体育资源;人才培养应落实以人为本,立足全面发展。

    2011年06期 v.26;No.114 489-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关联研究

    黎晋添;罗炯;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受其性别、婚姻、村落位置、农民文化水平、日劳动时间、家庭收入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在消费额及消费类型上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健康者优于不健康者、已婚优于未婚者;村落越偏僻,农民的实物型消费水平越差、家庭人口越多其年度体育消费额越低、日劳动时间越长、参与型消费频次越低、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档次,其年度消费额、实物型、参与型及观赏型消费频次成倍增长;家庭收入对农民体育消费的影响不具备同一性,当收入增长超过某一范围时,农民体育消费选择才会出现显著改变;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子有6个,即分别为消费能力、消费意识、知识方法、产品供求、健身组织及健身环境,其中消费能力对年度消费额及观赏型消费影响力度最大,知识方法对实物型消费的影响作用最大,消费意识对参与型体育消费影响作用最大。

    2011年06期 v.26;No.114 492-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都市圈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策略分析

    程华;戴健;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表现形式,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备用品等领域的发展。伴随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无疑是体育竞赛表演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梳理出我国三大都市圈3个中心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尤其是经济数据,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竞赛表演产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

    2011年06期 v.26;No.114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健;曲鲁平;陶岩;刘昱宏;康鸾;司洪旭;张蕾;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2011年06期 v.26;No.114 5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专题研究

  • 论《体育法》法律责任的修改

    胡伟;程亚萍;

    我国现行《体育法》的法律责任设计只注重行政相对人的责任,而对地方政府及其体育行政部门和授权的体育管理部门的责任承担予以忽视。同时,过分依赖纪律处罚和行政处罚,没有确立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此外,体育社团罚的法律救济缺失,也未建立完善的体育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因此,在修订《体育法》时,应规定地方政府及其体育行政部门和授权的体育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完善部分纪律处罚和行政处罚设计,确立相关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建立体育社团罚的法律救济机制和体育公益诉讼制度。

    2011年06期 v.26;No.114 505-509+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论国际体育仲裁协议的自治性——特别述及国际体育仲裁院之规则与实践

    张春良;

    国际体育仲裁协议是体育仲裁机制的宪章,赋予其自治属性可据之免除司法机关的不当牵制而最大限度维护体育仲裁协议之有效性。根据国际体育仲裁规则与实践,国际体育仲裁协议的自治性表现为管辖权自治、法律适用自治和地位自治。国际体育仲裁院作为国际体育世界的"最高法庭",以其权威实践诠释了体育仲裁协议的自治特征,实现了行业自治与接近正义精神的两全。

    2011年06期 v.26;No.114 510-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我国体育仲裁的理想与现实——对现有研究的批判与反思

    席志文;

    目前我国体育仲裁的研究往往注重理论介绍与逻辑推演,并且大部分的研究都存在"制度迷信"的缺陷,抽空了中国的具体现实。在对这些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其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考量体育仲裁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制度条件,得出中国体育仲裁的理想只有在国家竞技体育所处的政治经济条件发生积极变化时,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制度才有可能建立。

    2011年06期 v.26;No.114 516-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制度研究

    谭小勇;向会英;姜熙;

    我国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与其他学生伤害事故等同看待,没有考虑学校体育的教育规定性及本身具有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性等特质,过多的采用了公平责任原则,对学校和教师过于严格的归责,使得学校不得不采取限制开展体育活动的规避措施,伤害了学校发展学校体育的积极性。基于此,运用法学、体育学等知识通过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既考虑体育的特殊性又考虑法律的法定性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建立以过错责任为主导,以甘冒风险原则为补充的归责体系;设立学校责任保险以减轻学校、教师的赔偿责任;明确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政府是责任主体之一。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2011年06期 v.26;No.114 5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论“假球”对公共财产安全法益的侵害及其该当性

    井厚亮;

    "假球"对社会的最大危害,不在于行为人收受了多少贿赂、是否参与了赌球;而在于打假球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财产利益、国家形象和社会文化。因此,在评价假球时,不能只关注行为人获取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应更多的关注他们打假球的行为对公共财产安全法益的危害和对国家、社会利益的侵犯,及其该当性。对打假球的行为,由于观众买票在前、行为人做球在后,一般不符合诈骗罪的特征,不宜定诈骗罪;但是,它具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该当性。

    2011年06期 v.26;No.114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博士(生)论坛

  • 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郭修金;胡守钧;

    从社会共生理论的视角辨证分析,教练员与运动员共生关系有师徒身份下的伦理共生、权利义务下的平等共生、收益分配下的互利共生、事业追求下的业缘共生等主要类型,表现出身份拟制的伦理性、合作过程的契约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价值目标的一致性等基本特征。正确认识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与特征,积极构建、优化两者共生关系,有利于开创两者和谐共生关系的新局面。

    2011年06期 v.26;No.114 5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体育(sport)的二重性概念与消费社会形态中的体育

    刘东升;邹玉玲;

    国内外学者围绕体育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的中英文词源、体育的性质和范围等方面对以往的定义进行梳理和评析,提出体育的二重性概念:体育是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但体育还是一种社会制序。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的性质也发生着变化。特别针对消费社会形态中的体育进行剖析,描述了体育现象、体育主体、体育行为在消费社会形态中的特征。

    2011年06期 v.26;No.114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研究报道

  • 有氧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内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于海珍;范海霞;徐波;

    目的:研究8周有氧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内CREBmRNA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10)和运动训练组(T组,n=10),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跑台训练,每周训练5次,第8周对C组和T组进行为期6天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8周有氧跑台训练增强T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上调T组大鼠海马内CREB(上调28.8%)的基因表达。结论:8周有氧跑台训练促进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跑台训练显著上调大鼠海马CREBmRNA的表达有关。

    2011年06期 v.26;No.114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较之分析——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之反思

    王守恒;李楠;王桂芝;张威;纪民尚;张慧智;刘银龙;李兵;周龙昀;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摩、录像解析与统计、数据库构建与软件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男篮世锦赛以及参赛队伍前8名在比赛中获得的客观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比较,全面分析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的实力与表现,论证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1年06期 v.26;No.114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大学生规律运动者运动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李梦龙;马卫平;

    目的:运动依赖行为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制运动依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利用该问卷对1 2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运动依赖的一般因素有性别、持续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每次运动时间。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运动强度、自我呈现与社会体格焦虑会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自我呈现还会透过运动强度与社会体格焦虑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几乎全部达到了相应要求,各路径系数、因子载荷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依赖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只有将各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预防运动依赖的产生。

    2011年06期 v.26;No.114 546-548+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研究

    孙德荣;刘立军;何小珍;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67名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情况的大学生在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效果和身体自我感觉的不同在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上存在差异。

    2011年06期 v.26;No.114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