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力为;张凯;
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进行自我控制并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西方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进行自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技能训练,而中国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除了心理技能训练之外,还包括帮助运动员进行认知层面上的提升。讨论如何应用辩证思想帮助运动员处理训练、比赛中与自我控制问题相关联的8对关系,即紧张与冷静的关系,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拼搏与淡定的关系,充满自信与放低位置的关系,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付出与得到的关系,比赛目标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最后指出:辩证思想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也是帮助运动员应对各种难题、困境,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达到平衡发展、稳定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基本思路。
2011年03期 v.26;No.111 185-19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姒刚彦;蒋小波;
从探讨中国运动员的自我解脱和人际关系两大心理课题入手,详细解析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脉络,即举国体制与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两者互动所产生的情况。进而建议要将社会—文化脉络中的特征与内涵融入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框架中,并从文化传承角度尝试对"和而不同","尽人事、顺天命","阿Q应对","众生皆佛","儒道平衡"多个重要文化内涵加以领会并挖掘新意。指出运动心理学专业人员的终极目标是帮助运动员成长,而这种良性成长只有在契合本社会—文化条件情况下才能完成。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为开创一个契合本社会—文化脉络的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
2011年03期 v.26;No.111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张凯;张力为;
缘起于欧洲的心理咨询对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但东西方文化、竞技体育制度的差异,使得西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运动员。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心理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整合为兼具东西文化特征的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帮助运动员不断自我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实践在运动队第一线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思索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探讨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在5个方面的契合:人生境界:中国哲学与运动员心理咨询目标之契合;知行合一: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途径之契合;自然之道: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内容之契合;身心控制: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训练核心之契合;术以载道: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之契合。
2011年03期 v.26;No.111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张运亮;戴群;姚家新;吉承恕;鲍春雨;陈静;刘晓黎;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激励相容角度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机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的形成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强制性权力、运动员和直属组织的利益和理性、运动员人性发展的规律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影响。"三角制约型"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使得制度对运动员和运动员直属组织的激励作用降低,出现激励负效应。优秀运动员流动的"非平衡态"开放机制能够实现对运动员、运动员直属组织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激励相容。
2011年03期 v.26;No.111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马涛;季浏;李世昌;孙朋;
目的:以去卵巢手术小鼠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对比研究上、下坡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小鼠骨组织IL-6、TNF-α和TRAP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2只8周龄C57 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安静组(SHAM),去卵巢安静组(OVX),去卵巢上坡跑组(OVX+UP),去卵巢下坡跑组(OVX+DOWN)。SHAM组小实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余3组小鼠均摘除卵巢。训练方案为:OVX+UP组进行上坡跑训练,而OVX+DOWN组进行下坡跑训练,每次40 min,每周训练5次,共训练8周。8周后取右侧股骨提取mRNA,检测其骨组织IL-6、TNF-α和TRAP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骨组织IL-6、TNF-α和TRAP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两运动组小鼠骨组织IL-6、TNF-α和TRAP的基因表达比OVX组小鼠显著降低,且OVX+DOWN组比OVX+UP组的效果更明显。结论:跑台运动通过抑制去卵巢小鼠骨组织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下坡跑运动比上坡跑运动效果更明显;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骨组织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关。
2011年03期 v.26;No.111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张琳;熊正英;郝选明;邓树勋;肖鹏;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强度运动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两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运动+白藜芦醇组,每组8只,运动组在活动跑台上进行大强度跑台训练。实验持续8周后,测试肾脏各项指标。结果:大强度运动可造成大鼠肾脏中MDA、总NOSi、NOS、NO显著升高,总SOD、CuZn-SOD、GSH-Px、cNOS、Na+K+-ATPase、Ca2+-ATPase显著下降。补充白藜芦醇可使大鼠运动后肾脏中MDA、总NOSi、NOS、NO下降,总SOD、CuZn-SOD、Mn-SOD、GSH-Px、cNOS、Na+,K+-ATPase、Ca2+-ATPase水平升高。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持肾脏酶活性。提示白藜芦醇对大强度运动后肾脏功能有良好保护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11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常朝阳;
为了探讨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意蕴及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研究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进行文化学和社会学分析。认为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是"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传统节日体育具有草根、民俗和乡土的文化特性,特殊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廉价性、平民性的价值特征;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走向与我国体育发展取向趋同,必将成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
2011年03期 v.26;No.111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邢尊明;宋振镇;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主要以全球最佳体育城市墨尔本为研究案例,分析墨尔本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作用模式。研究认为,墨尔本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政府与市场是既有效分工又密切配合的,在组织机构与任务上有效分离、在组织运行上有机配合的政府作用模式,对于改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作用,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特殊的借鉴价值。主要结论及启示包括:(1)树立赛事组织管理政府服务理念,是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重要前提;(2)政府作用向公共领域及目标归位,是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必然方向;(3)科学的组织机构模式选择,是我国实现赛事政府作用科学合理介入的必要条件;(4)明确的责任分工及界定,是实现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关键环节;(5)政府与组委会之间多层面的联动机制,是实现赛事组织管理理想政府作用的重要保障。
2011年03期 v.26;No.111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姜世波;
Lex Sportiva,即全球体育法,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一种跨国民间法律秩序,但它并不能构成"没有国家的法",仍然需要国家法的支持并受国内法的司法监督。Lex Sportiva的法律渊源包括比赛规则、体育伦理规范、一般法律原则和全球体育法规范等。在这一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产生再次彰显了跨国民间法在构建跨国法律秩序中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11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谭小勇;姜熙;
体育赛事转播已经成为职业体育联盟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美国1961年颁布的《体育转播法》是对美国职业体育赛事转播业影响最大的一项立法。该法主要涉及职业体育联盟赛事转播权出售的反托拉斯豁免问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美国职业体育联盟赛事转播权出售的反托拉斯问题和《体育转播法》的立法史,对《体育转播法》的内容以及适用进行系统地阐述,分析《体育转播法》与《谢尔曼法》第1条、第2条的关系,并对《体育转播法》的具体适用进行评价,旨在根据美国的经验,为我国《反垄断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调整提供参考,并对规范我国赛事转播市场提供相关立法建议,以尽早实现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繁荣。
2011年03期 v.26;No.111 225-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尹雪萍;
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仲裁制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三人仲裁庭中,各方当事人各自指定的仲裁员应当与首席仲裁员承担同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义务。国际体育仲裁,相比一般仲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权威体育仲裁机构所提供的符合要求的仲裁员人选大多与某些体育组织有客观联系,而这些体育组织又往往会成为体育仲裁中的一方当事人,因此这些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常常会遭到质疑,但并不能因此就对体育仲裁中的指定仲裁员苛以更加严格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标准。
2011年03期 v.26;No.111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石现明;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裁决在法律上属于瑞士裁决,当事人只能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申请撤销。根据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的规定,申请撤销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裁决的理由仅限于仲裁庭组成不当、仲裁庭不当行使管辖权、超裁或漏裁、仲裁违反正当程序和仲裁裁决违反公共政策等程序性错误。在实践中,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奉行支持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之立场,严格解释和适用这些法定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
2011年03期 v.26;No.111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高升;陆在春;金涛;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等特征。体育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各方在利益的追逐与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体育纠纷的发生,错综复杂的体育纠纷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就目前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看,单一的纠纷解决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当务之急是引入ADR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体育纠纷。以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从体育纠纷实发案例出发,探讨社会转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以及对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带来的挑战,在结合ADR机制的特点和功能,并借鉴相关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与发达国家应用ADR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几点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11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王霖;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在虚拟环境中也有了存在与发展空间,并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虚拟空间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不仅损害了体育赛事相关权利人的利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网络体育赛事竞争秩序。从我国网络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的概念、典型表现形式出发,剖析其行为的法律适用,评析现行相关立法规制的不足,最后,进一步提出完善反网络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规制机制的相关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11 247-250+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郇昌店;
范式理论对学科建设具有巨大的阐释意义。研究发现中国体育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浓厚的体系取向情节。初始阶段的体育管理学以体系建设为取向,统筹了学科整体框架和内容体系。但作为致力于社会应用的学科,体育管理学科应实现学科范式的转换:以解决现实问题取代体系建构的思路,构建基于现实体育领域复杂性问题的学科框架,力争实现对社会中体育现实问题的仿真分析,同时明确以"世界体系中"和"中国本土化"的两种问题为学科的关注对象。
2011年03期 v.26;No.111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李军;
考察分心作业对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返回抑制时程的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试验1和试验2分别以普通大学生、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各16名作为被试,包括3种SOA水平(200 ms,400 ms,700 ms)。在试验1和试验2的中央注视点分别安排无分心作业和有分心作业,对3组被试之间的返回抑制时程进行比较。试验1结果表明:无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在SOA为400 ms和700 ms出现返回抑制,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200 ms、400 ms和700 ms均出现返回抑制;试验2结果表明:有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与新手型运动员的返回抑制消失,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400 ms和700 ms仍然保留返回抑制。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返回抑制能力,专家型运动员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注意加工策略,表现出较好的认知控制能力或抗干扰能力。
2011年03期 v.26;No.111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任玉庆;史曙生;孙洪亮;
目的:探索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对象:330名5~60岁城市健康男性。测试样本年龄段的划分除15~17岁和18~25岁各为一个年龄段外,其他均为每5岁一个年龄段,共11个年龄组,每组30人。研究方法:采用平衡仪、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和平衡木测试受试者的平衡机能;采用1 min仰卧起坐测试、背力测试和侧面身体动力柱桥测试等方法测试受试者的核心肌力。研究结果: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均呈现先增至某一峰值,后逐渐减小趋势;平衡能力综合值与核心肌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城市男性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1年03期 v.26;No.111 269-272+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辛利;
为使一线体育教师进一步明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在反思中不断深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评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关系、体育课程编制主体与体育教学主体的关系等进行区分,并对这几个关系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关系的对策,即体育课程编制者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建立体育课程咨询机构,使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同质性;通过体育课程论的普及,使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教学。
2011年03期 v.26;No.111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