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欧洲应用运动心理学家论坛

  • 青少年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

    姒刚彦;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办的欧洲应用运动心理学家论坛(FAST)于2008年3月28日至30日在天津体育学院举办。在这次论坛上,来自欧洲11个国家的11名从事高水平运动员心理服务工作的运动心理学家和5名中国运动心理学家,就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训练、运动心理学家如何为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心理服务、奥运会主办国家的主场优势和主场劣势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和交流,来自新加坡和中国的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等共1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这里编发了部分在此次论坛上的主题报告,对于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可以起到促进与提高作用。

    2008年03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备战2004年奥运资格赛过程中的文化挑战:瑞典运动员—俄罗斯教练的个案

    乌尔班·约翰森;

    <正>所有参与此个案研究的专家们都在瑞典一起工作。此个案是关于协调一名瑞典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和他的俄罗斯教练之间关系的研究。两名俄罗斯同事也一同参与其中,协助专家们的工作。这次合作始于2001年秋末,持续到2003年8月。

    2008年03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从世界冠军到运动心理学工作者

    陈静;

    <正>我从7岁开始打球,到正式退役,一共28年的时间,在这28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成功,同样也经历过挫折,逐渐有了一些体验。我发现,特别是当你的运动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技术也达到世界水平之后,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面对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时,常常会感觉技术的差别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心理因素的调整对比赛更为重要。而且经历的越多,我越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2008年03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教练员的心理准备

    阿尔伯托·塞依;

    <正>体育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体育比赛的复杂性和竞争性日益增加,迫使教练员及其团队必须做出适度的调整。这些压力来自于要在短时间内提供服务并且要求教练员能够迅速做出决定,负责任,承担风险,在他们的团队需要新的训练风格面前做得更好。

    2008年03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心理技能:强化教练的作用

    克瑞斯·哈伍德;

    <正>教练员、父母、管理者和运动员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在最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与身体状态和技术、战术技能相比,心理技能是如何的重要。就运动员的最佳比赛成绩而言,可以说一些技能比其他技能更重要吗?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种答案是,心理技能能够支持身体状态和技战术品质的制订与执行。没有动机、自我控制、注意力集中和自信心,怎么能期望运动员在压力下发展他们的身体技能,发挥最佳技术水平,或在比赛最后时刻做出沉着、冷静、准确的决定?心理技能决定着最佳身体状态、技战术技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比赛中发挥出什么水平。

    2008年03期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奥运会:准备一次独特的经历

    西多尼奥·塞尔帕;

    <正>与之前参加过的世界比赛相比,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和表现都不容乐观[1-2]。然而,由于名额分配的体制,使得具有某些优势项目国家的参赛运动员名额减少,奥运会比赛难度水平降低,这就给了水平较低的参赛国运动员一些机会。另一方面,比赛规则和以前一样,并且由于在奥运会之前的几年里共同参加了很多比赛,参赛运动员之间都十分了解。因此,每个运动员所期望的心理状态和比赛状态都很相似。然而,尽管是同样的运动员和同样的任务,在奥运会情境下还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区别[3]。

    2008年03期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雅典奥运会之前和期间与一名急流回旋划艇教练合作

    托马斯·古尔斯基;

    <正>1急流回旋划艇运动及心理要求急流回旋划艇运动在斯洛伐克很流行,也是最成功的运动项目之一。雅典奥运会的赛道是在赛前一年建好的,是难度最大的赛道之一,因为赛道充满了咸水,浮力很大,被称作"泡沫"赛道。水流会随时变化,使得运动员会在一瞬间碰到好的或坏的水流。女子激流回旋皮艇比赛分为3轮,在两天内完成。运动员们必须在第一天参加预赛,前30名运动员进入第二天的半决赛,成绩最好的前10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决赛的出发顺序根据半决赛的成绩确定,成绩最好的最后出发。

    2008年03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采用EMDR技术对消极表现经历的情绪再加工

    格来格尔·库恩;

    <正>许多运动员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都经历过在特定情境中承受反复的身心障碍(如恐惧对手,所谓的"不堪一击",双腿灌铅)。原因是频繁的压抑:一种影响比赛的关键动作发挥的神经紧张状态。在很多个案中潜在焦虑过程导致的压抑源于一个消极比赛经验(如比赛中糟糕的一天或一连串糟糕的日子)。高度的竞赛焦虑经常伴随着对个人技术的错误了解,可以导致失误或长时间的竞赛抑制。仿佛心理创伤经验在神经系统中被"保留"。当心理创伤的应激源出现在比赛中时,就会出现问题。

    2008年03期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如何同时与两名在比赛中是竞争对手的运动员合作

    纳蒂妮·德布瓦丝;

    <正>这篇论文是关于同时为两名在比赛中是竞争对手的女长跑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的个案。这个个案也可以被教练所借鉴,因为教练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们的运动员平时在一起训练,但在比赛中会成为竞争对手。

    2008年03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奥运会中的主场优势

    阿尔伯托·塞依;

    <正>主场优势这个话题之前并没有引起奥运会举办城市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更多兴趣。最近有一些研究从学术角度证明了主场优势的存在[1,2]。这些研究用4个主要因素来解释主场优势,它们是:拥挤因素、学习或者熟悉因素、旅行因素和规则因素。我研究的目的是证实意大利奥运会代表团在2006年意大利举办的都灵冬奥会上是否存在主场优势。

    2008年03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成果报告

  • CoQ_(10)补充对青少年运动员血浆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廖鹏;张勇;

    目的:观察CoQ10补充对青少年运动员血浆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24名进行耐力训练的男性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按有氧运动能力单盲随机分为Q组及P组,分别补充CoQ10 100 mg/d或安慰剂28 d。结果:(1)补充后Q组血浆CoQ10浓度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P组;(2)恒定负荷运动后受试者的总体血浆CoQ10浓度较运动前显著降低;(3)补充后Q组安静血乳酸浓度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P组;(4)补充后Q组安静状态的血浆MDA水平无显著改变,且显著低于P组;(5)补充后Q组运动后即刻较安静状态血浆SOD活性的增加程度显著低于P组;(6)补充后安静状态下Q组血浆GPX活性的提高程度显著低于P组;(7)补充前后Q组与P组血浆CAT活性变化无组间差异。结论:急性耐力运动中机体对血浆CoQ10的需求增加;CoQ10补充可降低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并能改善机能状态;CoQ10补充在急、慢性运动状态下协同不同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

    2008年03期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

    陈青;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一体化的威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化的另一个侧面,这就是全球化的文化多元性。多元性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有必要从民族文化的细节和具体环节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入手,作为活化石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2008年03期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问卷调查方法检视

    方千华;

    问卷调查法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运用问卷调查方法的68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研究主题、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问卷回收率、抽样方法、资料统计等内容,全面了解研究生对问卷调查法的运用状况,深入探讨其存在问题,以提高问卷调查法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

    2008年03期 204-206+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符合实战训练理念研究

    程冬美;姜立嘉;刘丹;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观察与数理统计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并对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成绩优异国家训练思想与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这一项群的训练特征和符合实战需要训练理念的理论基础。从而提理出这一项群先进的符合实战的训练理念,如强调训练中球员态度和训练作风要符合实战要求;高强度对抗是实战训练的核心;重视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细节;以防促攻,提高整体水平;超比赛负合的训练;强化体能训练,重视力量训练;按照完整的攻守体系设计训练;心智训练的贯穿性理念等。为我国本项群各项目的提高与发展,并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参考。

    2008年03期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任务复杂程度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研究

    陈敬;章建成;金亚虹;

    采用单维简单和两维复杂电脑追踪任务,探讨任务复杂程度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96名右利手的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组(每组男、女各24名)。两组受试者分别在25%相对频率(提供反馈的练习次数占总练习次数的25%,简称反馈频率,下同)、50%反馈频率、75%反馈频率、100%反馈频率条件下,连续两天练习简单或复杂任务,每天练习36次。第2天练习结束后休息10 min,2组受试者进行无反馈保持测试。一天后,再进行无反馈的保持测试。结果显示:(1)练习阶段,两组受试者的操作绩效随反馈频率增加呈提高趋势;(2)50%反馈频率利于简单任务的技能学习,75%反馈频率利于复杂任务的技能学习;(3)任务复杂程度与反馈频率适宜值存在交互作用,与简单任务相比,操作复杂任务时,应增加反馈的频率。以上结果提示:当信息加工负荷较小(如操作任务较简单)时,减少反馈频率利于技能学习;而当信息加工负荷较大(操作任务较复杂)时,频繁反馈利于技能学习。

    2008年03期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心理干预对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王建洲;周成林;盛泽田;

    选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0届运动会古典式摔跤1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赛前心理干预。选择焦虑、心理疲劳以及心境指标对运动员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监控组运动员比对照组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明显降低,表现在监控组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和运动的负评价明显降低;心境状态较对照组运动员更加稳定,表现在TMD、紧张、愤怒、抑郁和慌乱明显降低,监控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比对照组运动员更低。实验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较实验前降低,表现在实验后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实验后运动员心境状态更加稳定,表现在TMD、紧张、愤怒、疲劳和抑郁明显降低;实验后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明显升高。个性化心理调控后,运动员心理疲劳、心境状态和焦虑状态都较好地改善,从而有效保持和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形成,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008年03期 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我国直辖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魏玮;刘东升;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直辖市居民在体育活动项目,体育赛事观赏情况,体育用品、器材购买情况,参与体育运动时间、次数及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体育消费者参与体育运动和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增加我国体育消费,更大程度的培育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08年03期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刘翔备战奥运会的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特征分析

    陶宏军;张庆文;

    通过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能力、专项节奏能力、神经对肌肉控制能力5个方面,对刘翔在备战奥运会训练中的训练内容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刘翔在针对奥运会的小周期训练中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的特征。

    2008年03期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技术特征研究

    韩华;徐刚;戴瑞磊;常宝芳;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特征。发现:使用D组以上难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更多动作构成"两串以上"具有高连接价值的"直接"来获取连接加分,并促使高、低两杠动作完成更加紧凑、流畅和具有观赏性将是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其中,由低杠换握高杠的动作将加难,"扭掏"系列的高难度也将增多,而增加高难度的单动作和完成高连接价值的"四连接"还将是女子高低杠A分动作编排的新动态。

    2008年03期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简讯

北京:走近奥林匹克

  • 论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非法性——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斯皮尔伯格事件

    章博;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恶化与北京奥运会并无因果关系,但是在某些政治势力的推动下,二者被荒谬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斯皮尔伯格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得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国际闹剧达到了高潮。在国际人权法上,体育权是一项久已确立的基本人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个人,均有义务保护体育权的行使。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作为国际人权的体育权,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2008年03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百家论坛

  • 我国奥运选手参赛心理若干问题探悉

    石岩;郭显德;

    为使我国奥运选手更好地备战与参赛,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从东道主效应、"血性"、个体最佳功能区、运动员心率、应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奥运选手参赛心理的若干问题,其中一些观点可为我国奥运选手征战北京奥运会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008年03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

    黄璐;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质疑当前学界日益高涨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对重塑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进行商榷,商榷观点为:谨慎考察事物的本性,遵循事物由"善"起源(具有阶段性特点)向"恶"发展过程中单一的思维判断理路。

    2008年03期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综术与进展

  • 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

    孟凡强;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体育概念的争论,表面上看是围绕着"真义体育"与"Sport大体育观"展开,但究其实质则是是否承认体育概念的发展变化问题。由日本引入的体育概念,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我国其内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探讨体育实践的发展变化,阐明不同时空条件下体育发展、变化的客观条件,进而揭示体育概念的有序过渡及其原因,是揭示体育概念本质内涵的基本路径。

    2008年03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研究报道

  • 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心肌SOD活性和mRNA表达的研究

    张军;常波;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RT-PCR技术研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RNA表达。结果:力竭运动后,锰SOD(Mn-SOD)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直到力竭运动后24 hMn-SOD活性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后即刻组、1 h组和4 h组的大鼠心肌铜、锌SOD(CuZ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力竭运动后即刻组相比,力竭运动后24 h组的大鼠心肌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CuZn-SODmRNA表达增加。在运动后恢复期,CuZn-SOD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Mn-SODmRNA表达增加,并且在运动后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n-SODmRNA表达逐渐增加,直到运动后24 h才有所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线粒体丰富,CuZn-SOD和Mn-SOD的亚细胞定位和各自的特性不同,使得心肌SOD同工酶对运动的反应性不同。运动对CuZn-SOD和Mn-SOD的影响发生在转录前水平。力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心肌CuZn-SODmRNA表达保持较高水平,Mn-SODmRNA表达持续增加,Mn-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CuZn-SOD活性持续增加,维持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2008年03期 247-25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次最大强度下改变坐角对自行车骑行影响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吴建逊;罗炯;

    改变坐角显著影响脚蹬切向力、有效力及作用效率的大小。随着坐角的增加,脚蹬切向力显著下降,有效力及效率指数明显提高,同时切向力、法向力及有效力峰值随坐角的增加明显延迟;存在两种踏蹬模式,一类主要采用增大切向力减小法向力的方式去增加合力,另一类则相反;实验确证了恢复阶段存有两个驱动时相,其中一个产生负效率,另一个产生正效率,但从正负驱动的总效应来看是负的占优,即恢复阶段要真正产生正的驱动效果很困难;不同坐角条件下的平均作用效率、踏蹬过程中左右两腿用力是否均匀是衡量自行车运动踏蹬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

    2008年03期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青少年赤足与穿鞋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李晓东;王善坤;侯少华;董晓冰;李伟;

    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40名中学生赤足与穿着慢跑鞋在1.5 m.s-1、3.0 m.s-1和5.0 m.s-13个速度下的步态周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最大足底压强、平均足底压强和力量—时间积分值进行分析,探讨赤足运动与穿鞋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引起赤足和穿鞋运动之间差异的原因,为指导青少年健康运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证实,赤足运动与穿鞋运动在步态、用力方式、压力分布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穿着慢跑鞋运动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为青少年的健康运动提供基础保障。

    2008年03期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竞技武术套路中腾空摆莲B和C级跳跃落地稳定性的研究

    杨乃静;林小美;尹燕强;张再昂;

    竞技武术套路中腾空摆莲B和C级跳跃落地接马步是长拳、南拳武术项目的两个难度动作。通过对该组动作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及相关稳定性因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落地技术和训练中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录像观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男女运动员的腾空与落地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训练理论。

    2008年03期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我国残疾人举重国家队运动员心理素质结构研究

    张高华;姜达维;

    综合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资料收集等方法对我国残疾人举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研究。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均表明,心理因素对高水平残疾人运动员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因子分析,在心理因素的37个维度上,筛选了10个主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不同心理素质的判别方程模型,初步探索了构成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的三个主因子和16个维度。

    2008年03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城市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休闲运动效益与心理幸福满足感的相关性研究

    魏烨;

    以346名(65~81岁)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休闲运动效益对心理幸福满足感的影响效果及幸福满足感的预测力。结果: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休闲运动效益及心理幸福满足感整体层面均属于中上程度,健康促进生活及休闲运动效益与心理幸福满足感之间呈现相关性,健康促进生活与休闲运动效益各分层面可以共同预测心理幸福满足感整体层面及分层面。

    2008年03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当代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审视

    唐宇钧;

    奥林匹克教育是反映社会群体愿望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教育和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运动,随着北京2008奥运新年的到来,奥林匹克入住中国进入了辉煌时代,认真审视当代奥林匹克教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助于奥林匹克教育在世界的传播,也有助于中西方文化通过互补与互动达到更完美的对接。

    2008年03期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余纯璐;牛玉芝;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抽取上海市15所二线队的重点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实行"体教结合"的重点中学二线运动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在运动训练工作、学生训练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对的策略,为提高上海市重点中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提供参考。

    2008年03期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灰色关联分析

    王阳春;张正红;刘志兰;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分栏时间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为世界优秀男子110m跨栏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2008年03期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