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青少年不同体育活动状况对心理健康因子影响的调查研究

    周丽君

    应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表》,在浙江省10个地区随机抽取2 00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10因子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略高于国内常模;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参与次数、参加活动项目及形式对SCL-90量表中的因子有不同程度影响。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第6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17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会议纪要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与体育价值的重构

    邓星华,傅砚农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现代社会也表现出一些消极化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西方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市场开发造成的,对体育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影响。而要消除这些现象,最重要的是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重构现代体育的价值。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为了忘却的纪念

    本刊编辑部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

    李力研

    康德是近代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康有为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三个人物之一。虽然康德没有论述过体育,但他对教育的关心,对人类异化问题的态度,已为解读体育文化提供了思想尺度。构成康德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两个,一个是牛顿的科学精神,另一个则是卢梭的人文精神。有关体育的解读,康德的意义在于继承并浓缩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和教育观念。通过对康德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它是一块消毒的“补丁”。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体育统计与数据挖掘:区别、联系与融合

    姜达维,姜一鹏

    自体育统计学科出现以来,统计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统计方法本身的局限使解决体育实际问题受到约束,笔者多次呼吁和解析。结合数据挖掘(DM,)知识发现(KDD)等新热点技术,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如数据挖掘技术,对于提升统计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认知情况的调查

    高晶,徐勤儿,谭刚

    运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的认知较为模糊,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较差,对使用兴奋剂性质的认知有待完善,但是考生关于使用兴奋剂危害的认知程度较好;有关部门应加大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力度。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研究

    谭沃杰

    采用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已成为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场所的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建议投资者多种经营、多项目开发、扩大经营行业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抓住评估契机 凝聚全院力量 提高办学水平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3k]
  • 奥林匹克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认同

    马明珠

    现代奥林匹克自诞生以后,便开始逐渐打破地域、种族、意识形态等的限制,得到了世界各地、各民族、各国家的普遍欢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节日。由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出发,从神话思维的认同、合理转嫁人类的本能欲望、反映人类对自身种群极限的挑战以及追求自由与超越的审美认同4个方面阐释奥林匹克文化在多元文化中最终形成为强势文化的原因,由此试图发掘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之所在。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规律游泳运动促进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建立的神经机制研究

    姚鸿恩,刘坤,荣湘江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研究活体大鼠海马脑区的相关神经递质在操作式条件反射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规律游泳的实验组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形成更快,其海马脑区谷氨酸和GABA的基础值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在大鼠进行条件反射操作的过程中它们的上升幅度也比对照组动物高。结果说明,海马脑区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增强及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增强使游泳大鼠更快建立条件反射。认为规律的游泳运动可以改善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可塑性,从而促进大鼠的操作式条件反射建立。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补充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

    周丽丽,王启荣,伊木清,毕秋芸,许葆华,高红,杨则宜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周组(7只大鼠)和6周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运动能力、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结果(:1)6周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2)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的作用;(3)长时间耐力训练同时补充牛膝多糖可延长大鼠游泳至力竭时间。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明显下降的作用。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骨结构与骨组织OPG mRNA、OPGL mRNA的表达

    高丽,郑陆,李晓霞,田中,隋波,李晔,万利,周瑞霞

    研究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观察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对骨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OPG、OPGL在运动性闭经致骨质降低中的作用。运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股骨、椎骨的显微、超微结构、RT-PCR法定量测定大鼠股骨组织的OPG mRNA、OPGL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显微结构显示皮质骨变薄,破骨细胞的数目增多,松质骨的骨小梁数目减少、纤细、排列稀疏,超微结构显示衰老骨细胞的数目增多,少数细胞呈现凋亡早期特征,同时骨组织OPG mRNA表达降低,OPGL mRNA表达增加。结论: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致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结构的完整性破坏,骨组织OPG/OPGL表达的降低是影响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骨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王茂叶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有氧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的影响。方法:经典方法测试间歇性低氧训练心肌、脑、股四头肌中CCO、SDH的含量。结果:心肌组织中,低氧训练组(EHG)比对照组(CG)和运动组(EG)及低氧组(HG)中CCO和SDH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脑组织中,EHG中CCO含量最高,和CG、EG及HG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HG比CG和EG中SDH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HG比HG的SDH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股四头肌组织中,EHG中CCO含量最高,其中EHG与C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EG和HG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EHG中SDH的含量最高,其中EHG和C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HG及EG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小鼠心肌、脑组织及股四头肌中CCO和SDH的含量,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为此训练方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我国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内容分析

    刘春颖,戈炳珠

    研究目的:为国家集训队的专项技术训练提供反馈信息,为奥运周期第4年制定训练方案提出建议。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水池训练和雪上训练两阶段的动作选择、动作跳次、动作顺序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与建议:奥运周期第三四年,男运动员不宜使用bLL动作;应减少基础动作跳次,增加准备难度动作和比赛动作跳次。建议奥运周期第4年,应以比赛动作为主,准备难度动作为辅,基础动作只在恢复期训练课和特殊任务训练课中使用,并且应进行模拟比赛训练。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特征分析——以1997年—200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学立项课题为例

    方千华,黄汉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7年—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体育学立项课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体育学立项课题紧扣社会发展主题、关注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多样化;单位分布上逐渐合理,基金投入逐年增加,评审制度进一步规范;重点课题和青年课题的确立,有利于体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队伍的培养。为新时期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的申报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杜晓红,唐东辉,陈永发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用生物力学方法选择提高运动员速度的斜坡跑超速训练的合适跑道

    闫松华,叶磊

    为研究斜坡跑超速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短跑成绩的意义,通过3台数码摄像机同步拍摄,应用视讯运动解析系统对图像进行解析,得到运动学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生物力学方法确定指标来说明哪个坡度对运动员训练效果会更好,即既能增大运动员的跑速,又使动作技术结构不变形。结果表明:3°斜坡是7名受试者进行提高速度的斜坡跑超速训练所应选择的合适坡度。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铅球单一与组合内容训练课能量代谢变化特征比较与分析

    刘希佳,李继东,崔冬雪,刘建国

    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血乳酸、血尿素氮、尿肌酐为研究指标,通过自身对比试验,对铅球训练课两种不同方式训练内容安排进行能量代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方式训练课对能量的平衡稳态打破的程度大,恢复速度快;蛋白质消耗相对较少,机体适应能力强,恢复快。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

    靳厚忠,陈广,陈云龙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针对目前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一些弊端作相应的剖析,探寻其深层次原因,认为要提高我国田径在世界大赛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后备人才的建设,提高基层训练的人才储备量;同时我国青少年训练比赛的制度亟待改革,应加强对运动员注册的管理以及教练员的培训;此外,竞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方向,但在目前尚不完善,需决策层的进一步引导调控。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亓圣华

    为了解身体锻炼对羞耻感的影响,对215名初中2年级学生进行了身体锻炼和羞耻感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身体锻炼量表中的得分将学生分成3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的4个维度以及羞耻体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锻炼量对学生的个性羞耻、行为羞耻、羞耻体验有显著影响,而对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中锻炼量、小锻炼量组学生羞耻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锻炼量组学生羞耻感性别差异不显著。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MAPK信号转导与运动性心肌肥大

    陈松娥,彭峰林,邓树勋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物质。为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心脏形成机理的研究,加深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综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信号转导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显示: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特殊环境刺激下,心脏发生的生理性反应;由刺激到心脏表型的变化,依赖于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通路的汇聚点,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也起了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我国优秀帆板运动员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期间代谢特点研究

    李骁君

    为研究我国优秀帆板运动员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期间的代谢特点,建立陆地摇帆训练模式,对16名男子帆板专业运动员分组进行训练。试验结果显示: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使运动员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出现明显下降;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会造成血清皮质醇和血尿素明显升高,血色素含量下降;建议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色素和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帆板运动员FT/C和T/C的变化与运动成绩呈现较为一致的趋势,可以作为优秀帆板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之一。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葛卫忠,张庆来,李世森,王宝珍

    目的: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F/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蹦床运动员归因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

    刘丽云,徐慧明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的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蹦床运动员归因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为: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失败情境下的稳定性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意义,优秀蹦床运动员与一般蹦床运动员的归因无显著差异。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我国优秀男子1500m运动员各段落途中跑运动学特征研究

    章翔,方配素

    利用高速录像拍摄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合肥站的我国优秀男子1500m运动员各段落途中跑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1500m运动员各段落途中跑的运动学特征存在明显变形,主要表现在第二、三圈的平均速度明显低于第一、四圈的平均速度,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优秀男子1500m运动员在第二、三圈支撑腿的缓冲时间延长、后蹬时间缩短所造成。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

    李忆湘,刘小翔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旨在运用通识教育理论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现状,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体育人才提供新的视角。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运动环境对运动员竞争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

    常璞,马爱国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PDP),考察运动员被试对良性竞争语词、过度竞争语词和中性词3类刺激材料内隐与外显记忆贡献。结果表明:运动员竞争性具有内隐特征,且具有良性竞争性和过度竞争性两个维度;不论性别如何,都表现出无意识性提取贡献小于意识性提取贡献,即运动员内隐竞争性在两个维度上都具有较强的外显性特征;在内隐良性竞争性维度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内隐过度竞争性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且这一差别仅反映在意识提取贡献与无意识提取贡献之间;运动员人格特征的内隐研究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新视角。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参加大众体育与个人社会网络的关系分析——和其他休闲活动类型相比较

    于永慧

    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结合个案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研究,选取沈阳市20~60岁的市民为研究对象,根据每区人口在沈阳市中心5区按比例合理抽取1000个样本,采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得出结论:与其他休闲活动类型相比,参加大众体育可以扩大社会网络的网络规模、增强关系强度和加深紧密度。

    2005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足球运动员罢赛行为的法律分析

    董新凯;

    采取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罢赛等行为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认为,罢赛及类似的扰乱体育市场秩序的行为,可以通过一些民事法律救济措施的适用加以预防,经济法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两者发挥作用时都存在一定的障碍;罢赛之类行为的发生显示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管理活动存在问题,还促使我们要考虑运动员的权利保障问题、刑事责任在体育市场的适用问题以及体育仲裁法庭的建立问题。罢赛行为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问题,需要多种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也有赖于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管理的优化。

    2005年06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