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琼桓,冯宝忠
首先论述了保护环境与奥林匹克理想的一致性,并就奥林匹克的三大支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奥运会环境保护100多年来的演进分阶段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2005年0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2005年05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
采用实验研究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健康干预教育,探讨维双向的复合性运动处方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形式和方法,及其对改善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维度。结果表明,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
2005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鲁长芬,王健,罗小兵,胡庆山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与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全面推进中所必须严肃面对、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基本策略就是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完善的健身服务体系。
2005年05期 10-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张云保,赵方珂,李文辉
通过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对长三角地区35~45岁非体育人口的现状、体育人口标准的三个条件因素对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影响以及本年龄段非体育人口的体育态度趋向进行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地区35~45岁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比例仍高于全国2000年的比例水平;该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具有很大数量的“潜在体育人口,”在短时间之内增加该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数量是完全可行的。并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2005年05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毕进杰,梁进,叶加宝,王晔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研究法,在借鉴其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产业特点,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并进一步给出了指标体系内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005年05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黄爱峰,王健
传统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动技能取向”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已无法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研究指出:体育教师“‘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这种知能具有操作性、默会性、个体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2005年05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张瑛秋
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技术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当前形势下在技战术训练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2005年05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尹军,兰保森
运用文献资料、特征解析和环比计算等研究方法,对田径组合项群世界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随着训练阶段的深化和竞技能力的提高,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递减趋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平缓递增趋势,技术训练比重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从基础训练阶段至初级专项训练阶段,最大速度训练的环比增长系数趋于递增,但进入专项提高阶段以后,速度训练负荷量的环比增长系数却呈递减趋势,虽然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练习的总量在绝对值上要高于最大速度,但负荷强度却远远低于最大速度,反映出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训练对提高组合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05年05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吴情树,陈慰星,王方玉
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主要是要解释体育运动中出现伤亡等侵害或者威胁运动员合法权益(法益)的后果,但却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正当性根据。在各种解释范式中,只有社会相当性理论才更具有包容性、解释力和说服力。这些法益侵害行为要成为阻却违法性事由,进而构成正当行为必须具备5个条件。体育运动中故意犯规所造成的伤害一般也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按照刑法中相应的罪名进行处罚,但在量刑上也区别于一般的犯罪。我国刑法有必要增加对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等业务正当行为的明确规定,以强化刑法的出罪机能。
2005年05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常娟,邱小梅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法理学的角度揭示运动员肖像权商业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人格权法保护的不足,提出公开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保护问题,认为应对具有财产性质的人格权提供保护,规范运动员肖像权商业利用的市场,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2005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周召勇,万小丽
以刘翔肖像权案为引子,就肖像权的归属与形象权构想、侵害肖像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合理使用、肖像权与著作权的“冲突”3个相关法律问题作了分析。认为国家运动员的肖像权应该属于运动员本人,提倡设定形象权;取消“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肖像”作为侵犯肖像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肖像作品的著作权与肖像权只是形式上的竞合,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冲突,应该平等保护。
2005年05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张运亮,李宗浩,孙延林,杨晓晨,阎国利
采用ASL504型眼动仪对后卫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较高的专项信息加工效率;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篮球后卫运动员较普通大学生具有更为合理的注视分配和注视模式。
2005年05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姜丽
篮球、足球项目的本质是“对抗,”我国男子篮球、足球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大强度“对抗”比赛中投篮、射门命中率下降,这是在“先体能后技术”二元训练理论指导下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元训练理论认为,篮球、足球是“对抗”性强的技术项目,为保证运动员在“对抗”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必须打造“强壮体魄,”教练员应遵守从幼年到成人学习技术的“有序状态,”重视技术学习“初始作用”和充分利用运动生涯的“可生长期”。
2005年05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吴希林,袁运平
以历届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当届与非主办届所得金牌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主办国优势进行量化,对奥运会不同阶段及不同集团主办国间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主办国优势及金牌数进行预测,旨在为2008年奥运备战及参赛提供参考资料。结论:(1)主办国优势在奥运会中普遍存在并有利于主办国整体实力的发挥;(2)现代奥运会第一阶段的主办国优势明显大于后三阶段,而后三阶段则无明显差别,主办国优势发展至今已趋于稳定;(3)整体实力越弱的主办国其优势越大,反之亦然;(4)经定量预测,2008年奥运会中国主办国优势为0.4040,所得金牌数为42枚左右,很可能超过美国占据金牌榜首位。
2005年05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张聚民
采用观察统计法观看第28届奥运会男篮的比赛,对中外男篮在进攻速度上进行分段比较。结果显示:中国队在进攻的速度方面和国外强队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中国队在掷端线球、推进过程中和攻击前的准备所消耗时间明显多于国外球队,中国队在进攻中出现过多的职能定位和分工,在战术运用上过分地注重整体性,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制约了中国队的进攻速度。
2005年05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张洪振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与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绩效评估所存在的问题:俱乐部绩效评估指标单一、内容缺失;评估结果利用价值小;评估体系制定缺乏参与、沟通;评估的动力机制单一;易形成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管理方式。结合国外体育发达国家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绩效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此为中心环节,以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员为例,力图把绩效管理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出来。
2005年05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郭惠平,刘华荣,裴琨
系统分析了我国竞赛招投标的类型、做法和特点,针对近年来存在的竞赛招标法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评标标准有失偏颇,违约行为监督追究乏力,中介力量参与程度较低,行政干预造成投标方进入障碍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竞赛招标的适用范围,讲究运用针对性,健全体育市场和竞赛招标工作的法规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弱化政府干预行为,加强行业自主管理,按市场规律运作,细分竞赛市场,实行有区别的管理政策和招标办法,大力发展竞赛中介组织,提高招标的居间服务质量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国竞赛招标工作的对策设想。
2005年05期 57-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陈颖川,吉建秋,吴明
对大众体育归位的内涵、运行基础及其社会性建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应优先确立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拓展新型消费与消费服务的供给领域,积极培育大众体育市场,健全城镇社区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当前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要克服传统体育的运行模式,关键的问题是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社会体育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公共职能,变革体育管理体制,优化社会体育资源配置;形成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多样化体育服务网络;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体育产业向服务业转移以及服务结构、服务项目及服务方式创新等构建内容,以进一步适应社会转型和体育体制的改革发展。
2005年05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张晓,赵春英,孙延林,金梅
通过对31名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31名大学生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的各个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这点与大学生运动员不同。研究还发现,男女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上的特点不同;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相比,在运动同一性上也存在不同特点;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同一性上的强度低于大学生运动员。研究结果证实了提出的两个假设,即社会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与运动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排他同一性得分高的运动员在消极情感上得分也高。
2005年05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冯燕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2005年05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戴霞
两个低纬度亚热带城市(广州和深圳)具有不同的人群结构:本土人群和外来人群。对这两个城市人群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指标并结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作参照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纬度亚热带本土人群具有BMI较小,体脂百分比较高,腰臀比小等特征。低纬度亚热带本土成年人腰臀比小,可能反映了该区域人群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人群的体脂分布特征。研究还发现:生活在低纬度亚热带的外来人群的主要体型特征变异不大。
2005年05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刘蓟生,韩旭
对北京市6所普通高校43名男篮队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评,经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了影响运动训练水平的30m起动跑、助跑摸高、穿梭跑、28m×10折返跑等4个有效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了简易综合评定方法,为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5年05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
研究目标:研究有氧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机体免疫分子补体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健美操运动提供医学免疫学实验依据。研究对象: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3级30名女生。研究内容:分别利用单向免疫扩散试验与50%溶血法(CH50)测定系统锻炼前后血清中C3、C4含量与补体活性。研究结果:每周参加3次锻炼者,从第8周起可提高机体总补体活性,并维持较高水平。研究结论:坚持运动量适中的有氧运动,能提高机体合成补体的能力,并增强补体的活性。
2005年05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李雷,李龙
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分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教学分组方法。结论认为:该方法通过采用模糊划分,考虑了教学分组中的模糊现象;通过提取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即50m跑、100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铅球作为聚类的特征量,从而实现了按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合理的教学分组,以适应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并且运用Matlab6.5编制出教学分组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具有语言简单、运行速度快的特点。
2005年05期 79-8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韩秋,苗文庄
体育教学评价是制约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科学、合理、高效的评价方法是关系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就评价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并结合数字技术提出体育教学评价的系统模型。
2005年05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史兵2005年05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谢小龙,季浏2005年05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张晓丹,赵凤萍,曹庆雷,刘冰,葛春林,周典明
采用录像分析,对2005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上海金山站女子比赛的中国队田佳/王菲与前奥运冠军巴西国家队阿德里安娜/谢尔达的体能分配进行比较。结果:在单场比赛中,4名队员的技术动作距离、时间分配比例相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是走动、向前运动、向侧运动和向后运动;但是除跳发球的持续时间和移动距离较高以外,中国两名队员的快速动作、扣球和拦网的持续时间分配比例和移动距离均低于巴西运动员。表明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体能分配、技战术的实效性等方面与国际顶级沙滩排球运动员存在差距。加强体能和技战术实效性训练,以及更加科学的训练监控将直接关系到2008年中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2005年05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孙铁民
竞走项目是我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近几年,我国竞走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经常被判罚取消比赛资格,而在国内比赛中却屡创佳绩。通过昆山国际竞走挑战赛,就国际裁判与国内裁判判罚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2005年05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