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的必要性研究

    毛振明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要完成实验,进入实施阶段。而这个贯彻和实施比以往各个新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更加困难,如何将国家的课程标准这个“天”和基层体育教学和改革的这个“地”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个突出的问题,认为这个联系的环节就是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就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2004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天津体育学院新增硕士点介绍

    2004年02期 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 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

    2004年0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黄爱峰,顾渊彦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抉择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研究发现,在我国体育课程中居于主流或主导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仅是在内容或方法层面上进行补充;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分别在于“和合”与“争分”。最后指出,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基于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建构在由中国特定的体育文化决定的逻辑范畴内。

    2004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

    邵桂华,孙庆祝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的体育教学范式转变正在进行,但“确定性科学观”的根深蒂固却是这种转变的最大阻碍,而自组织理论是肃清“确定科学观”,从而为体育教学范式转折扫清道路的最有力工具。自组织体育教学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自组织解释框架的宏观构建、自组织条件论、动力论、方式论、演化论等方面。

    2004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中国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比较评价

    金晓峰

    依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评价,以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城市汉族男生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的现状。结果认为,北方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要高于南方;依据全国、北方、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值和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整体特征分析,可将其生长发育划分为4个时期,并且呈波浪发展趋势。

    2004年0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clap式冰刀蹬冰动作特点对速滑专项力量训练理念的启示

    陈民盛,张强,覃晓红

    通过对2002年世界速滑锦标赛优秀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的分析后认为,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过程中肌群工作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clap式冰刀蹬冰动作遵循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由上至下的关节发力顺序规律;而传统式冰刀则是以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的近固定工作与腓肠肌的远固定工作之合力实现两侧牵拉式伸膝动作。并且提出对速滑蹬冰技术动作的爆发力程度应重新审视的观点。由于肌群工作方式的异同性提示在力量训练理念上,更应加强速度力量性训练手段的选用,提高对肌腱的训练效果,重视专项力量训练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功效。

    2004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

    李正贤,邱海枝

    根据实验研究,得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包括要求、程序、出发前的组织以及实践中的组织四个方面。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组织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加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践组织工作,是提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质量、确保野外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004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史兵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综述的方法研究了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的有关理论问题。首先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产业和产业化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研究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问题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和体育产业概念问题。通过研究,力图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提供理论借鉴。

    2004年02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

    朴刚,栾桂芝,陈立华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世居东北的10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约200多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探求项目的渊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在概述东北少数民族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作用。

    2004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 短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

    袁运平,张良力

    从研究指标角度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短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短跑运动员体能的研究从体能整体上讲较为分散零碎,缺乏整体系统性。主要表现:研究多从微观入手,过多关注体能具体分类指标本身,从系统的观点对短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综合整体研究还比较薄弱。这方面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对今后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的方向给予了展望。

    2004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进展述评

    赵溢洋,刘一民,谢经良,李洪波

    通过对有关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文献的回顾,介绍了迄今国外教练员领导行为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即多维度体育运动领导模式、领导者行为模式、教练员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容,教练员行为的评估与培训;同时介绍了国内有关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包括教练员的领导功能与作用、教练员的领导职责与素质、教练员的影响力与权威体系、教练员的领导方式与效果;提出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2004年02期 31-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 距离科学认识体育有多远——体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质性思考

    汤国杰

    以科学认识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体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研究中存在应答域不清、科学假说理解的片面性、认识的定势、观点与方法不匹配、研究视角的偏差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4年02期 34-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 体育本质新论

    唐炎,宋会君

    体育本质是体育学科领域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研究议题。对体育本质进行不断认识与澄清不仅有助于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提高体育学科学术研究品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体育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体育作用于人的独特价值在于体育能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运动”是体育“关键加入者”。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2004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体育产业结构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林玲,彭连清

    体育产业在我国正悄然成为新兴的产业门类,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通过对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体育产业结构的概念并明确其涵义,阐述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基本形态,并对体育产业结构国别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2004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综合评价(评分)方法比较研究

    方爱莲

    学校体育是完成学校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治理的重要工作,又是培养KAQ(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现代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它的工作涉及教学、群体(全民健身)、训练、竞赛、管理和科研等方面。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评价(评估)亦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引用国内外常用的三种综合评价(评分)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加以准确量化以达鉴别优劣,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质量不断再提高的目的。

    2004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人体环节参数最优化算法的探讨

    李世明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实测为基础,对人体环节参数进行最优化计算的方法与程序,以更加突现人体环节参数的个体化特征。最优化算法的原则是:目标函数以郑秀瑗数据模型计算值为基础达到最优化,约束条件以实际测量为准则规定决策变量的可行解。

    2004年0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赛前强化训练对优秀田径运动员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军

    通过对广东省田径队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优秀短跨项目运动员四周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跟踪调查,观察大强度长时间训练和比赛对其机体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影响不大,但IgG始终低于正常水平,呈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训练和比赛中,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呈现对抗原刺激后的增加,训练后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赛后与正常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高水平田径短跨项目运动员赛前大强度长时间训练不会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产生太大影响,但唾液SIgA则会显著性升高,表明黏膜免疫系统功能良好,不存在“开窗现象”。以上结果可能与训练水平或良好的心理应激状态有关。

    2004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早期适宜运动强度探讨

    刘洵,Brodie D.A.,Bundred P.E.

    急性期后心肌梗塞病人(PMIP)进行适宜运动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及降低疾病复发率。通过对101名男性PMIP渐增负荷实验,测定和评价心脏康复早期的PMIP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为制定PMIP康复期运动处方提供适宜运动强度。结果表明:(1)PMIP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特别是改变饮食结构及参加体育运动来降低其BC的浓度;(2)康复初期的PMIP运动强度可被允许达到themodifiedBrucetreadmillprotocol的第三级或RPE13;(3)这一建议强度适用于大多数PMIP,有较广泛的使用价值。

    2004年02期 51-5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陈华,洪小勤,许为东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度,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重与轻两组幼儿。出生体重重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处于领先,出生体重轻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低于其他幼儿;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身高、坐高、克托莱指数、胸围,增长速度最慢。

    2004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偏瘫步态中时相与周期的定量研究

    荣湘江,姚鸿恩,王卫强,王卫平,任晓玲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偏瘫患者的步行周期时相变化,发现其特征,从而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ll和Ryuichi步态分析方法对30名偏瘫患者与30名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步行周期时相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患肢比“健”肢的支撑期明显缩短,摆动期显著延长(P<0.01),对照组中两下肢的支撑期、摆动期无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双支撑期、步行周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自然行走过程中,偏瘫患者双下肢的单支撑期和摆动期的明显缩短是导致患者步行周期延长,步态异常,步速减慢,步行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提示增加单足支撑训练是改善患者步态和步速的有效方法。

    2004年02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骨密度、骨龄测定仪研制与临床

    吕尤焱

    该仪器可将手、腕不可见的X射线影像转变成可见光信号,计算机实现对该图像采集、分析。对成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建议运动处方;对未成年人进行骨龄测定、预测身高、建议应从事的运动项目,以利科学选材。上述数据存入计算机数据库后可随时调用,为科研及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4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传播学思考

    杨祥全,杨祥国

    太极拳富含民族文化精髓,在传播方式上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变换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近些年太极拳的传播更是形成了政府重视、团体踊跃、个人积极,并借助于网站、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介立体传播的格局。文章在借助于传播学的理论对太极拳传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太极拳传播的经验和继续国际化的建议。

    2004年02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

    李朝旭,李旺华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全国13所单科体育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带有共同规律和特点的地方,并结合广州体育学院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突出“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培养既掌握扎实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又具备洞察社会需求、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创业成功的人文素质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务实而科学地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本专业基础课不能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打通”;面向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突出培养能力,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对企业的管理、策划、营销经验和洞察社会需求、寻求机遇的能力,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4年02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 田径运动训练过程控制理论研究现状与分析

    尹军,李鸿江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分别对田径运动训练过程控制理论研究的起源、训练周期控制理论、运动负荷控制理论以及训练过程控制模型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在训练过程的周期划分、训练结构、训练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在训练周期具体安排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对运动负荷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点是依据人体生理适应与刺激变化展开的,而对训练过程控制模式的研究则主要是从专项训练和数学的角度,分别对运动员体能、技术和心理训练等内容进行研究,以上研究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和局限性,但为揭示运动负荷与训练模式的控制原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4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竞技体操高难动作创新选择与评价

    吕万刚

    以竞技体操高难动作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影响高难动作选择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高难度动作创新选择的因素,建立了各因素评定等级表,选择了评价模型,对所选动作进行评价,为发展竞技体操高难度动作提供决策。

    2004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与趋向

    韩华

    采用统计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第37届世锦赛优秀女选手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趋向特征及中国高低杠的不足。注重两杠动作与换杠动作的直接连接过渡,使成套动作的完成更加紧凑、流畅而富有感染力,是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和发展趋向;中国选手在换杠动作与两杠动作的多样性实力连接、专项素质及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

    2004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球队的同异反态势分析

    周华儿

    通过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球队各项进攻、抢断、防守的技术指标的统计,并转换成联系数中的同、异、反进行技术状况的定量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其他世界男篮强队之间的差距,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2004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 竞走裁判员肤视力选材标准研究

    许世岩,郭洪波,张建华

    采用文献法、测量法、概率统计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等对竞走裁判员的肤视力及标准视力的选材标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肤视力和标准视力的选材范围,以便从客观上尽量保证竞走裁判的公允性,为指派竞走裁判员提供理论依据。

    2004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组合连接创新法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的运用研究

    刘祖辉,刘同为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创新学方法中的组合法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依据不同的角度对武术动作进行组合创新可以有各种形式,按对象组合连接创新可分为相同组别技术连接创新与不同组别技术连接创新;按原理组合连接创新可分为特性列举组合创新、缺点列举组合创新和希望点列举组合创新。

    2004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奖牌预测

    姜一鹏

    采用灰色系统GM(1.1)累加生成模型建模、预测并结合统计学及迭代拟和的方法,就我国重返奥运会以来4届奥运会所取得的有限几个奖牌数据,预测中国的第28届奥运会的奖牌。从而利用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数据,挖掘出隐含的、未知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004年02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 学生体育伤害中学校和教师的民事责任研究

    周庆杰

    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学生体育伤害中学校和教师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认为:学校体育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涉及到风险和管理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如果没有尽到适当的注意义务,那么就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处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我国应加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

    2004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

    赵剑,余双立

    当前,职业体育赛事的赞助行为已经成为各企业推广品牌的重要营销手段。而高校的体育赛事刚刚走入市场,企业与高校体育结合,利用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使其产品或品牌更具亲和力,从而达到巩固现有消费者和最大限度开发潜在年轻消费者的目的;高校则要利用自身体育赛事的优势,为企业搭建良好的特殊市场平台,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资金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

    2004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 国际体育信息协会

    2004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体育锻炼增进个体健康的经济学分析

    李芾,赵立

    从经济学的原理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试图阐明健康的经济学特性,分析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成本、收益及其经济学特点。结论:体育锻炼增进健康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非实物性、边际效用递减等经济学特点;体育锻炼的成本主要由物质成本、时间的机会成本、门票或会员票构成,体育锻炼的进入成本主要是时间的而非物质的;体育锻炼的收益具有长期性、难以量化性以及主体确定性。

    2004年02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CAI课件的设计与研制

    王文丽,张春武,高书格

    2004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学生评价的理论思考

    赵一平,刘超,陈云天

    2004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我国野外体育产业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魏文,曲进

    2004年02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遗传、运动、峰值骨量

    高丽,许豪文

    2004年02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我国跳高项目16~17岁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分析

    吕圣君,罗旭

    以参加2001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16~17岁组)和全国体育运动学校锦标赛(16~17岁)跳高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共4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三维摄像和解析方法、数理统计法及评价理论,分析了我国跳高项目后备人才的技术水平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认为:少年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跳高成绩的三个高度构成上基本一致;少年运动员起跳时起跳腿蹬伸不充分、离地瞬间躯干过早倒向横杆,以及少年女子运动员在起跳腿蹬伸阶段的摆动不够积极等是影响少年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值(H1)的主要原因;影响女子少年运动员不能获得较大的腾起高度的原因包括起跳过程中的起跳腿膝关节缓冲幅度和缓冲时间、起跳腿蹬伸时的摆动腿摆动幅度以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与横杆之间的夹角等。

    2004年02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 近140年足球规则发展述评

    臧连明,倪玉明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近140年足球规则的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综述、评论。将足球规则的演变历史分为4个阶段,对各阶段的规则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变化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2004年02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世界女排进攻战术简单化——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一个过程

    刘伟春

    2004年02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减重方法探讨

    赵治山

    2004年02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 我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4年02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