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金亮
东西方古代体育作为两大体系,其差异在于:它们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受社会各方面影响时,各自所摄取的主要支配点不同。西方古代体育发展过程中,起主要支配作用的是军事所需和具有军事意义的宗教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哲学。东方古代体育发展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医学理论和哲学、伦理学。东西方体育之融和是世界体育发展之必然,“更高、更快、更强”和“参加比取胜更重要”两个口号实际上代表了两大体系的共存和辨证统一。
1990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 姚毓武
本文通过对历届亚运会的基本情况及前三名获奖情况的文献情报调研,评述了亚运会发展特点,并对亚洲体坛三强在近四届亚运会中获奖情况,进行了总体实力、具体项目实力的对比分析。反映出亚洲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亚运会中的某些运动项目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代表亚洲竞技体育高水平的中国、日本、南朝鲜,在近四届亚运会中竞争愈加激烈,通过对亚洲三强实力的对比分析,以利于互相借鉴、总结经验,选一步提高亚洲体育的竞争能力,促进亚洲体育的发展。
1990年02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陈家琦
这里所展现的是一位从本世纪初走来的老体育工作者的崎岖道路,从这里可以窥见20世纪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在即将走完本世纪最后一段台阶时,蓦然回首,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冲向21世纪?
1990年0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张辉
八十年代,随着本·约翰逊使用兴奋剂成为汉城奥运会的爆炸性新闻,“兴奋剂”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由此产生了对竞技体育发展前景的困惑、怀疑……本文作者立足九十年代,对“兴奋剂”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当兴奋剂以国家利益的需要出现在竞技舞台时,兴奋剂的生命力即开始旺盛起来。当兴奋剂同时以国家、集体、个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职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兴奋剂涉足竞技舞台就成了九十年代的必然。
1990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程志理
九十年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十年。这是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的十年,处在这个历史的结合点上的体育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样,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实质和表现形式,促进着全人类的和平、对话、交流和相融。在21世纪人类的文明史上,体育将怎样去描绘其光彩夺目的一页?
1990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苏连勇
未来十年内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增至1.3亿,我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口的飞速增长,将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形成所谓的“老龄”问题。而整个社会并未对老龄问题及老龄体育给予应有的关注!这势必影响我国老年体育正常、健康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科学、合理解决我国老龄问题全过程。为此,从老龄问题出发,站在宏观的战略角度审视老年体育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1990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杨缅南,陈家琦
,蒋冠琳
急性疲劳后,通过针刺“足三里,内关、百会、三阴交”,对脑电图、心率、血乳酸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使大脑皮质稳定性加强,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心率、血乳酸恢复加快,对急性疲劳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1990年02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刘燕霓
<正> 一、引言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既要揭示运动技术的规律性,又要探索如何才能使运动技术达到最佳的原理和手段。热力学作为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虽然已经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物机体的行为,单从经典热力学观点看来,总是那么奇异,得不到完满的解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
1990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吴松龄
<正> 所谓环境心理,即是人们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竞赛中的环境心理,即是运动员在激烈的竞赛中因外界条件引起的无意注意的心理状态。它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但它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却超过了有意注意。也就是说:“环境心理”的优劣,对于促进还是阻碍人们思想、行为的发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运动员来说,显得更为突出。
1990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韩鲁安
本文从体育高等教育的培养日标和规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育的发展和速度三个方面对提高体育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意见。
1990年02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吕爱云
本文通过对187名体育系应届毕业生入学动机及对今后职业选择意向的调查、分析,认为:1.学生入学前职业选择的意向对其毕业前的职业定向产生极大影响。2.入学前、毕业前毕业生中愿意从事体育专业工作的学生居多数,但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不愿从事体育专业工作。3.毕业前在多数愿意从事体育专业的同学中,仅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愿意从事中学体育教师工作。4.加强教育工作,对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转化学生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1990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蔡莉
高等体育教育要解决好服务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引进市场机制,探寻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1990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马成和,陈梦周
<正>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各级体委,是对体育行施领导、监督、协调的首脑权力机关。加强体委对体育经济效益的管理,就是通过体委对全社会的体育在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中(包括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尽快地使竞技体育迅速发展,争取2000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使国民体育有长足的进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大众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
1990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高翔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了跨栏跑的训练问题,利用“模糊相关”方法定量分析了心理品质与跨栏跑之间的关系;利用模糊数学的。模式识别”方法,定量评价了栏间节奏感的优劣。
1990年02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侯聪慧
<正> 速度障碍是短距离跑的移动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停滞现象。当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想再提高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成绩提高到一定阶段,运动员的神经、肌肉及能量供给系统等发展到一个高峰期,跑的技术动作、步长、步频、节奏等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速度的再提高,形成“速度障碍”。这是在短跑训练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仅对速度障碍形成的基础、产生原因和突破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990年02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张贻琪,刘金山
本文通过对14届世界杯预选赛亚洲赛区决赛中,中国队与各队比赛的技战术统计、分析,认为:中国队的战略指导思想、临扬指挥、战术运用基本得当,然而中国队临门一脚欠佳,缺乏能稳定军心的核心队员,内线防守盯人不紧是其三条致命的弱点。建议:1、调整理顺宏观管理体制;2、将盲目背土的包袱放下,“体力好,连度快、进攻有优势、稳居亚洲第二”已成为过去,应加强队员的身体和心理训练以应付大战的需要;3、提高教练员、运动员文化素养及对足球比赛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4、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身心水平的调控。
1990年02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张仲宝,张黎晨
<正> 双杠:一杠端向后大回环”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难新动作。(见图1)。经过训练实践和参赛的结果表明,该动作不仅符合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双杠技术发展的特点,而且也具有较高的难度价值,并适宜不同年龄组(指成年或少年)运动员的学习与掌握。
1990年02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高怀信
,张振更
<正> 一、前言体育院系肩负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体育专业人材的繁重任务,其中大量的则是体育师资的培养。随着体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国家与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不仪数量上增多,而且在质量上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师资的质量将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
1990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张兆芙
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子竞技体操——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个项目成套动作分析,认为裁判员运用体操动作符号记录方法,在竞赛中能够准确地记录运动员所做的动作及完成动作的情况。熟练掌握这一技巧,在执行裁判任务中,既能客观地评出水平,评出方向,又为公正准确的评分创造可靠的依据。
1990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周国耀,姜建华,宋兰良,谈仲奇
本文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首先确立了体育教育的目标指向,认为其目标指向是学生身、心、群三育的谐调发展。进而在身、心、群育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体育课的指标和方法。
1990年02期 88-9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李宗浩
“按照程序化的多年系统科学训练的要求,在实现为奥运会战略培养合格的运动员这一子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为社会输送大批体育骨干的子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现学生课余训练总体战略目标的最优途径。为此,他认为应采取:1、按年龄科学地制定训练任务;2、理顺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学生课余训练关系;3、改革完善竞赛制度;4、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等几项对策。
1990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