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使用“举国体制”概念的置疑The Queries on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Nation System" Used Currently
于善旭
摘要(Abstract):
分析了“举国体制”的背景和作用 ,指出它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体制的概括 ,在今天使用这类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概念 ,应充分考虑其与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程度 ,充分估计其对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认为体育体制改革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性变革 ,而不是在原有框架内的改良 ;将“举国体制”仅限定在竞技体育领域 ,与整个体育体制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和方式上 ,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举国体制”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不能保证和推动我国体育的发展 ,因此不宜再用“举国体制”的概念来称谓我国当前的体育工作
关键词(KeyWords): 体育体制;举国体制;改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资助项目 (376SS0 1 0 84)
作者(Author): 于善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1.335339.
-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20.
-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821986).北京:人民体育出版,1989,13.
- [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0,(19):12.
- [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1,(3·4):10,20.
- [6]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637.
- [7]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4):49.
- [8]孙汉超,秦椿林主编.体育管理学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75177.
- [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Z]:25.
- [10]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1,(3·4):21.
- [11]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体育执法检查组.关于北京市、湖南省、四川省体育执法情况的检查报告[C].体育工作情况,2002,(3·4):7.
- [12]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C].见: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体育改革文件选编(19921995):146.
- [13]中央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 [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5.
- [16]朱基.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J].人民日报,20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