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Opinion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System
杨文轩
摘要(Abstract):
体育实践的适度超前和理论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100年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如德、英等国也有把体育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设置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根据体育3种实践形态和揭示它们规律的学科,可称之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形成体育学科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它将为3个学科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并减少国际交流障碍,化解3种形态的失衡和反差,把我国建成真正体育强国。
关键词(KeyWords): 体育学;体育学科体系;体育门类;学科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6ATY001)
作者(Author): 杨文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宋惠昌.当代中国价值观变革的基本趋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31-36.
- [2]胡小明.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论眺望——关于“两条腿”和后现代意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18-20.
- [3]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6,126,173,171,185,220,223.
- [4]张箭.应增设学科门类[EB/OL].http://www.zgkjc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99,2009-07-0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校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5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和通知(学位[2006]3号)[R].2006.
- [7]王续琨.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4.
- [8]王续琨,冯欲杰,周恣萍,等.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466-493.
- [9]林笑峰.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