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深化发展研究

    刘波;于思远;刘皓晖;

    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之本、体育强国之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提出,从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指明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围绕其中关于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发展要求,明确学校体育的战略要义包括6大方面:凝聚思想,学校体育的思政引领力;培育人才,学校体育人才竞争力;创新引擎,学校体育科技支撑力;惠及全民,学校体育民生保障力;协同育人,学校体育社会协同力;融通世界,学校体育国际影响力。《纲要》关于学校体育的具体工作部署包括以下方面,厘清重点任务:贯彻重点思想,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重点行动,推进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把握重点指标,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进重点项目,加强校园足球建设;解决重点问题,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在此基础上,从课程标准、体育中考、校园足球和健康发展方面探讨中小学体育推进路径;从育人机制、落实“教练赛”目标、促进身心健康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明确大学体育的推进路径。

    2025年03期 v.40;No.195 249-255+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十五五”体育发展

  • “十五五”时期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现实基础、面临挑战与前景展望

    陈丛刊;陈宁;

    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全民健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十四五”全民健身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全民健身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深化全民健身改革的主题更加鲜明,科技赋能全民健身更加普遍,全民健身取得的成绩更加显著等现实基础,分析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待破解、体制机制建设尚需理顺、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挑战,提出“十五五”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新需求,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深化全民健身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科技赋能全民健身创新突破,深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聚焦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前景展望。

    2025年03期 v.40;No.195 25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体育文化

  • 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华武术国际传播体系研究

    郭玉成;刘韬光;李忠瑞;张美玉;劳嘉欢;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基于传播学理论,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华武术国际传播体系的四个原则: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互动、整体传播与局部传播互联、主动传播与被动传播互融、刚性传播与柔性传播互补;四个要素:以主体协同实现立体化传播格局、以受众分层实现差异化传播表达、以复合平台实现多维化传播渠道、以评估反馈实现动态化传播效果;五个对策:构建更有深度的理论体系、更有力度的话语体系、更有准度的标识体系、更有温度的叙事体系、更有广度的知识体系。以此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世界影响力、文化感召力、形象亲和力、话语说服力和舆论引导力,旨在推动中华武术更好向世界传播,更好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5年03期 v.40;No.195 264-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题挖掘、演化与研究趋势

    姚基瑞;李平;吴若熙;张丰;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备受学界与社会各界瞩目。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章为数据样本,运用LDA-Word2vec模型、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深入挖掘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题,明晰演化路径,并研判研究热点,旨在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模型计算,得出13个相关主题及其特征词与主题强度值;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确定4条主要的演化路径;通过对不同主题强度值的回归分析,锁定民间非遗保护、革新发展、文化交流3个热点主题。基于此,指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聚焦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叙事等方面。

    2025年03期 v.40;No.195 272-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体育产业

  •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

    戴红磊;方千华;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建设对于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通过科学技术驱动、资源配置优化、组织形式创新等不断促进体育产业体系的完整化、智能化、创新化、融合化、安全化和绿色化。当前,产业结构不优、产业流通不畅、产业创新不强、产业融合不深、产业韧性不足和产业绿色不够等是阻碍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六化”建设的现实掣肘。据此提出,以结构优化为重点,助推体育产业体系完整化;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助推体育产业体系智能化;以自主创新为牵引,助推体育产业体系创新化;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助推体育产业体系融合化;以强基韧链为根本,助推体育产业体系安全化;以低碳转型为抓手,助推体育产业体系绿色化等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

    2025年03期 v.40;No.195 28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区域营商环境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实践策略研究

    金礼杰;王志文;张瑞林;

    营商环境作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是其摆脱发展瓶颈、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所在。基于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2015—2022年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区域营商环境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究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程度差异。研究发现:(1)良好的区域营商环境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优化区域营商环境通过降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营业成本,以间接促进其经营绩效提升;(3)区域营商环境在企业规模、创新属性方面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大于大型企业,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大于非创新型企业。据此,应降本增效,持续减轻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负担;公平竞争,构建大中小企业平等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创新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

    2025年03期 v.40;No.195 28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体育赛事

  • 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的路径探索

    付群;左古月;侯想;楚元;王超;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现实瓶颈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是立足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以群众性赛事活动为核心,针对回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并最终使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得以更好满足的新兴消费实践形式,需凸显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深度融合等特性。由于体育赛事“三进”提出时间较短、实践经验积累相对不足,在促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规划构建不完善,消费引领性作用不突出;基础支撑不牢靠,关联性作用不显著;政策导向不明确,基础性作用不扎实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科学研制赛事规划,精准匹配消费需求;丰富赛事生产体系,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强化政策要素供给,有效提高消费意愿等发展路径。

    2025年03期 v.40;No.195 297-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提振消费视角下大型体育赛事居民观赛意愿解析与提升策略

    王婧瑶;于蓝;郑芳;陈鸯鸯;

    赛事消费是激发体育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有力抓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引入观赛动机、服务质量和心流体验3个变量,构建大型体育赛事观赛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观赛意愿总体呈较高水平,其中爱国主义动机在多元化观赛动机体系中表现最为显著;在赛事服务质量维度,居民对志愿者服务、交通保障及特许商品等辅助性服务的满意度较高,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特征尤为突出;路径分析显示,观赛动机通过服务质量和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机制显著影响观赛意愿,表明多元化动机激发是观赛意愿的基础驱动力,高水平服务质量是核心支撑要素,沉浸式体验是转化关键。基于此提出四维提升策略:强化赛事产品多元供给,精准匹配差异化观赛动机;全面升级赛事服务质量,夯实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高能提升观赛心流体验,切实增强赛事消费粘性;完善包容性治理机制,充分释放赛事消费市场潜能。

    2025年03期 v.40;No.195 305-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新质生产力推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王永杰;刘青;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探讨推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从提高防范能力、提升治理效力、激发创新活力和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推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然而,新质生产力推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体制机制变革不健全、数字人才供给不充足、产业转型升级不到位和数字技术应用不成熟等诸多困境。据此,以体制机制变革为导向,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以高素质劳动者为支撑,构筑数字体育复合人才培养新高地;以数实深度融合为引领,增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动力;以技术成熟应用为引擎,全面提升体育赛事服务智能化水平。

    2025年03期 v.40;No.195 314-32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健康中国

  • 运动改善糖尿病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常红;王菲菲;连红强;王烨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在代谢调节中起核心作用,胰岛素抵抗引起PI3K/AKT通路激活受损诱发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引起骨骼肌萎缩。运动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transporter4,GLUT4)移位,抑制肌肉环指蛋白1(muscle RING-finger 1,MuRF1)和萎缩蛋白-1(Atrogin-1),诱导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抑制肌肉萎缩。运动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级联反应改善氧化应激,降低全身低级别炎症,激活的PI3K/AKT信号通路还可以保护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抑制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过度,增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改善糖尿病诱发的骨骼肌萎缩;运动激活的PI3K/AKT上调VEGF,诱导血管生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改善糖尿病骨骼肌肌细胞功能,促进骨骼肌生长。通过对运动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糖尿病骨骼肌萎缩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运动改善糖尿病骨骼肌萎缩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40;No.195 32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政策协同与精准执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工具组合运用与操作路径

    梁璐璐;郭玲玲;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效能,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与精准执行。以中央层面发布的88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政策文件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考察强制权威型、经济引导型、健康促进型和组织保障型4类政策工具的运用特征及历史演变。政策工具组合经历了从调整健全期(强制权威主导)—改革深化期(多元并存,协同初显)—协同发展期(复合驱动,协同与精准需求凸显)的演进。特别是协同发展期,经济引导型工具作用增强,与强制权威、健康促进、组织保障工具共同发力,但政策协同不足与执行精准不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研究聚焦提升政策的操作性,提出强化精准执行、优化协同机制、实施差异治理、建立动态评估反馈等具体操作路径,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提供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优化方案,促进政策目标高效达成。

    2025年03期 v.40;No.195 33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 职业转型视域下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

    刘瑞;魏世杰;曹钰羚;王晨绫;席玉宝;

    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受到广泛关注,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从职业转型视域入手,探究竞技体育运动员核心素养的结构解析、典范模型与培养路径。基于扎根理论,对24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家学者、一线体育教育从业者群体深度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发现,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核心素养结构可归结为三大范畴:内在品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基于运动员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运动员职业化程度和项目运动特性,构建运动员素养典范模型,该模型明确了不同运动类型运动员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竞技体育运动员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强调运动员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化且阶段性的过程,将运动员培养划分为基础阶段、专业阶段、持续成长阶段、综合素质提升阶段和职业转型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专注于特定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5年03期 v.40;No.195 34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推进足球振兴发展背景下高级别教练人才培养评价研究

    郭小瑞;冯珺;刘子彧;肖辉;白宇飞;

    在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提升我国高级别教练人才培养质量,弥补人才培训所缺乏的反馈机制,促进其良性循环意义重大。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为根本遵循,基于柯氏模型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构建高级别教练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57个四级指标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2023年第1期亚洲足球联合会/中国足球协会A级教练员培训班为例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反应层94.033分,学习层93.367分,行为层91.326分,结果层91.795分,最终总得分92.131分,整体培训质量和效果较为理想。个别指标偏低,反映出培训学员对于处置紧急突发情况的能力提升需求,以及对于培训负荷量下调的期望。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打通了反馈评价渠道,使未来的培训侧重点更加明晰。

    2025年03期 v.40;No.195 349-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青年学者专栏

  • 我国体育升学考试制度的变迁、逻辑与优化

    徐有粮;张孜贤;吴绍奎;熊文;

    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依据,回顾我国体育升学考试制度的变迁历程、梳理其变迁逻辑,提出我国体育升学考试制度的未来优化路径。我国体育升学考试历经初创试验期、稳步发展期和结构调整期3个制度发展时期,但体育升学考试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处于质疑、争议和支持并存的困境中。从宏观背景、中观制度和微观行动者3个层面剖析制度的变迁逻辑:(1)体育升学考试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受到政府主导和理性选择、社会发展需求的驱动和体育升学考试制度内在规定的制约;(2)体育升学考试制度受到运行转换成本、制度的学习与协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且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3)微观行动者之间权利的非对称性及其互动博弈从内生驱动和外部驱动两方面推动制度的发展与演进。基于此,我国体育升学考试制度的优化应充分关照社会深层结构,整合强制—诱致性变迁方式;精准把握路径依赖规律,建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协调多元参与主体关系,打造协同参与的制度模式。

    2025年03期 v.40;No.195 357-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的实践模式与优化路径

    刘望;樊炳有;王政;

    加强协会内部治理是推动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支撑,也是适应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动调试。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探讨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的实践模式、问题表征与优化路径。精英主导型、法人主导型和混合型运行模式是其内部治理实践的基本样态,但实践中仍面临党建组织体系不健全、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组织权事关系不科学、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构建党建引领、软法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四位一体的优化路径,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软法制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以激励监督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2025年03期 v.40;No.195 365-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下载本期数据